新浪微博:@電商培訓師廖志偉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微信公眾號:jackielzw
90%以上售假刑事案件發生在知名網站?隨著遠程購物發展迅速,眾多知名網站成為經營銷售假冒偽劣商品的重要渠道。據不完全統計,2011年至今廣東法院共審理涉網絡銷售假貨刑事犯罪案件734宗。售假以知名品牌、知名網站為主,團購、代購成為新方式,犯罪團伙多為80后、90后。
信譽付費“刷”
據統計,全省法院審理的涉網絡銷售假貨犯罪案件超九成集中在C2C或者名為C2C實為B2C電子商務平臺上,如淘寶網、易趣網、拍拍網、阿里巴巴、海淘、QQ購物等。為追求利益最大化,犯罪分子經常冒用國內外知名品牌,而且很多假貨做工精細,仿真度高,給普通消費者識別帶來困難。
由于網絡交易的虛擬性,買賣雙方互不相識,消費者查找商品或網店地址均是通過搜索引擎進行網上搜索,為讓客戶第一時間搜索到自己的網店或商品,犯罪分子經常通過付費的方式,提高排名增加網店的信譽度,欺騙誘導消費者。
公司齊造假
部分商家抱著做一錘子買賣的心理,利用團購平臺傾銷假冒商品,錢一到賬便立即注銷賬戶消失無蹤。海外代購是近年興起的一種網絡銷售模式,一些不法經營者以代購為名,通過造假海外銷售小票、將商品掉包、將國產高仿品偽裝成大牌正品進行銷售,牟取暴利。
年輕人往往有諳熟網絡操作技術的優勢,把網絡售假當創業良機。且從以自然人為主,逐步向公司法人組織轉變,團伙作案多,涉案人數多,分工明確,一條龍運作,有專人負責進貨、發帖推銷、網聊洽談、發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