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規劃提出:“堅持和完善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處理好效率和公平的關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加快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在國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勞動報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盡快扭轉收入差距擴大趨勢。”完善收入分配比例,是十二五規劃的最大亮點。
提高勞動報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政府必須在提高勞動報酬的比重方面作出努力。維護市場秩序,完善勞動力市場機制,使勞動力供需雙方公平地在市場上競爭。只有公平競爭,才能使工資率客觀地反映勞動力生產要素的稀缺程度和再生產勞動力的成本。嚴格勞動執法,保護勞動者的正當權益。只有嚴格勞動執法,才會切實保護勞動者的正當權益,例如,使勞動工時和勞動強度符合國家的規定,使八小時工時制落到實處,使加班能夠得到合理報酬,減少惡意欠薪等現象。根據經濟增長和企業利潤增長的實際情況,確立不斷調整工資指導線,建立企業職工工資正常增長機制和支付保障機制,使勞動報酬能夠隨著經濟發展逐步合理地增加。組織職業培訓,從而提高勞動者的人力資本存量,使勞動者通過素質和技能的提高增加勞動報酬。
改革收入再分配
按照國民收入分配方案,初次分配主要指市場經濟活動中,國家的生產和進口稅收、企業的凈營業盈余以及居民的收入報酬;二次分配主要是政府通過稅收、政策、法律等措施,在初次分配的基礎上調節各收入主體之間的現金或實物。
十二五規劃中提出:加快健全以稅收、社會保障、轉移支付為主要手段的再分配調節機制。合理調整個人所得稅稅基和稅率結構,提高工資薪金所得費用扣除標準,減輕中低收入者稅收負擔,加大對高收入者的稅收調節力度。逐步建立健全財產稅制度。調整財政支出結構,提高公共服務支出比重,加大社會保障投入,較大幅度提高居民轉移性收入。
由“金字塔型”收入分配格局向“橄欖型”的收入分配結構過渡
當前,我們的走入分配格局是明顯的“金字塔型”收入分配格局,弊端十分明顯,由于利益分配不平衡、不公平引發的利益分化,必然激發不同收入群體之間的矛盾,不利于社會的和諧與穩定。構建“橄欖型”的收入分配結構具有重要意義:首先,中等收入者多,兩極人數少,能讓絕大多數人分享改革與發展的成果,有利于我國社會的持續穩定和健康發展。其次,擴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有利于擴大內需、提升消費結構,促進我國產業升級和結構調整。再次,擴大中等收入者比重,不但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質量,也有利于人們更好地接受教育和培訓,提高人力資源的質量。最后,構建“橄欖型”的收入分配結構有利于體現社會主義本質,構建和諧社會。
完善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經濟制度,鼓勵非公有制經濟的發展,發揮各種所有制在社會財富增長中的作用。堅持和完善以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兼顧效率與公平。本次個人所得稅制度的改革,有利于由“金字塔型”收入分配格局向“橄欖型”的收入分配結構過渡,有利于發揮市場在社會財富分配中的作用,促進社會財富的快速增長,同時要發揮國家的宏觀調控,更加注重社會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