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兩月來,“15山水SCP001”、“12舜天債”、“11云維債”、“12云煤化MTN1”等信用債接連爆出違約風險。
河南三力炭素制品、淮安嘉誠高新化工以及淮安華爾潤化工三家公司近兩日接連爆出違約風險,涉及債券為“12淮安SMECNII001”及“12新鄉SMECNⅡ001”。
河南三力炭素制品在中國貨幣網發布公告稱,生產經營出現困難,兌付本息存在不確定性。其作為聯合發行方之一的“12新鄉SMECNⅡ001”總額為2.7億元人民幣,應于12月27日兌付本息。
淮安嘉誠高新化工表示,由于現金短缺,12月28日應兌付本息金額9522萬元,截至公告日,專項償債基金賬戶余額為5萬余元?;窗踩A爾潤化工表示,因行業產能過剩和虧損嚴重,資金鏈緊張。12月28日應兌付本息為1.6928億元,截至公告日,償債專戶余額僅185.31元。
中國債券市場信用風險事件近來頻繁出現,違約主體也由民營、私企向國企和央企擴散。
上月山水水泥在港交所發布公告稱,“董事會已得出結論,山水水泥將無法于11月12日或該日之前取得足夠資金以償付境內債務。”隨后引發債券市場“強震”,兩周之內有至少43家公司取消已公開發行文件的債券發行,涉及融資規模約467億元。晉能集團、陽煤集團、太鋼不銹、華新水泥、江蘇沙鋼、山西焦煤等企業紛紛以相似理由公告取消發債。
受寬松貨幣政策影響,債市整體仍處在延續兩年的牛市中,總體信用債需求仍強勁。彭博數據顯示,截至上月,中國2015年的超短融、短融券中票、企業債發行規模達4.6萬億元。
不過中誠信國際信用評級有限責任公司數據顯示,2015年1月至11月,債券市場共發生信用評級下調103次。此外,據21世紀經濟報道,中國基金業協會本月初向多家基金子公司警示了部分投向債券類資產專戶的風險,四類風險包括兌付風險、杠桿風險、集中度風險以及高估值風險。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確“去產能”為明年五個主要任務之一,提出要依法為實施市場化破產程序創造條件,加快破產清算案件審理。要盡可能多兼并重組、少破產清算,做好職工安置工作。要嚴格控制增量,防止新的產能過剩。此外還將采取措施防范金融風險。
海通證券分析師姜超認為,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五大任務中去產能居首,而去產能攻堅意味著信用風險高發,明確信用違約要依法處置。產能過剩行業債券違約或由點到面,違約將呈常態化,防范信用風險成為要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