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全球市場劇烈震動,波動率升至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高位,但西方分析人士認為,全球市場還未瀕臨系統性崩潰那樣的危機,新興市場股市在持續流出資金后,可能出現了買入的機會。
上周美國藍籌股創出日內最大跌幅,中國股市創2007年以來最大跌幅,芝加哥期權交易所(CBOE)的波動率指數VIX回升到七年前金融危機時期水平。這樣的波動近幾個月幾次出現,但路透報道提到,一些西方投資者及分析師認為流動性還遠未出現重大危機。德意志銀行旗下財富管理公司Deutsche Asset & Wealth Management的研究主管承認流動性下降是事實,但“我不認為我們正逼近大規模的流動性沖擊”。
亨德森全球投資的多種資產投資組合經理James de Bunsen也認為,金融系統整體狀況比2008年金融危機前搖號,目前市場動蕩更像是一連串考驗,并非大規模流動性危機。
美銀美林援引數據供應商EPFR Global數據稱,上周新興市場股市流出資金52億美元,過去四周累計流出240億美元,上周全球股市流出資金295億美元,為2002年以來最大規模,超過金融危機時期水平。美銀美林認為,新興市場股市連續八周流出資金釋放了反向操作的“買入”信號,2013年6月以來尚屬首次。
不過,上周華爾街見聞文章用以下圖表展示,本輪全球資產下跌與全球央行外儲規模收縮幾乎同步發生。自去年下半年起,全球央行外儲規模止漲回跌,幾乎同時,彭博的全球投資級企業債指數掉頭下行,CRB非能源類大宗商品指數也同步下滑。這呼應了德意志銀行近來提出的全球“量化緊縮”啟動論,該行預計,全球流動性下降會導致此前流動性充裕時價格膨脹的資產被重估。
摩根大通量化策略分析師Marko Kolanovic認為,當今三大主流量化基金只有錨住波動性策略的基金全部撤資,CTA策略和風險平價策略的基金都正在解除頭寸,所以未來三周美股可能還會流出資金1000億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