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準確預測1998年俄羅斯債務危機的前德意志銀行策略師John-Paul Smith認為,雖然新興市場和發達市場的估值之比已經跌入11年來低谷,但新興市場的股票還沒有看上去的那么便宜。
彭博新聞社報道援引Smith日前講話稱,鑒于最近大宗商品價格大跌和新興市場經濟體普遍經濟形勢惡化,這輪股市拋售會比當前嚴重得多。另外,資產管理公司NN Investment Partners的高級新興市場策略師Maaren-Jan Bakkum也認為,在當前市場焦點由對中國經濟的擔憂轉向對中國和整個新興市場金融系統的風險時,必須千萬小心,不要過早買入。
不過,彭博報道指出,一些技術性指標已經顯示現在是買入時機。比如MSCI新興市場指數的相對強弱指標(RSI)自本月11日以來一直顯示交易處于超賣區間,創2013年6月以來最長超賣期。
本月11日中國央行意外創紀錄幅度下調人民幣中間價,引導人民幣明顯貶值,此后MSCI新興市場指數跌逾8%,今年以來跌18%。本月18日,該指數市凈率為1.36倍,MSCI世界指數市凈率為2.23倍。彭博統計,兩者差距為2004年以來最大。下圖可見兩大指數市凈率之比跌入低谷。
Smith去年5月就警告,A股會帶頭引起市場大拋售,還向客戶表示,如果他有選擇就不會投資A股。截至今年6月,滬指近一年里累計上漲160%,6月以來已跌去45%。目前Smith預計,人民幣進一步貶值和貨幣寬松的前景會讓中國更有可能出現資本加劇外流,產生影響中國企業和地方政府融資的惡性循環,對廣大金融系統都帶來極為負面的影響。但其他分析人士并沒有Simth這么看空中國市場。
今日稍早華爾街見聞文章提到,高盛分析師認為中國A股拋售已經過度,現在股票已變得很便宜,是時候抄底了。由于中國政府推出了新的經濟刺激措施,在不發生重大金融危機的前提下,到今年年底,A股可能在當前基礎上回漲36%。
中金分析師王漢鋒認為,短期內A股市場演化取決于匯率及政府出臺的相應對策,最有可能出現的情形是“穩匯率,適當放松”,屆時經濟走勢不好不壞,市場可能也是區間震蕩。這種情形的概率是50%,遠比最悲觀的預測情形——穩匯率、放松滯后的概率高,后者概率為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