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7日下午,永康市圓周村映湖文化廣場禮堂座無虛席,因登上《百家講壇》而為人熟知的上海開放大學中文系教授鮑鵬山來到這里,為當地500多位家長和老師,講述了一堂生動的國學經典課,并將他創辦的“浦江學堂”落戶到永康市崇德學校。
“教育的目的是人的培養”、“相比較記憶力,孩子的判斷力更重要”、“教育就是把理想喚醒”、“我們不僅僅要關注升學,還要關注孩子的精神世界”……這堂題為《今天我們為什么要學經典》的課上,鮑鵬山教授金句頻出。從中西方教育的異同到教育的使命,再到中國文化經典的價值,鮑鵬山用他獨有的“鮑式風格”,讓聽眾大呼過癮。
鮑鵬山鼓勵孩子們研習國學經典原典。他說,這會使孩子們的精神趨于完善、心智趨于成熟,讓孩子獲得中國文化傳承,形成中國人獨有的人文氣質和修養。
《論語》《孟子》《大學》《中庸》等等,都是國學經典。為什么要讀經典?“讀懂經典是為了讓人‘大’起來。”鮑鵬山解釋,“經典就是人類文明的軸心時代出現的文化著作?!薄拜S心時代”是德國哲學家雅斯貝斯在《歷史的起源與目標》中提出的概念,指的是公元前800年至公元前200年。這一時期,西方誕生了蘇格拉底、柏拉圖等大哲學家,中國則處于春秋戰國時期,誕生了諸子百家。
孔子說的“君子不器”,是鮑鵬山反復提到的一句話。意思是,作為君子,不能囿于一技之長,不能只求職業發財致富,而當“志”于“道”。鮑鵬山說,國學經典的價值就蘊藏在這些短小精悍的字句中,能讓孩子受益匪淺。
兩個多小時的講座,鮑鵬山一氣呵成,深入淺出地將國學經典與現代教育結合起來,掌聲時常響起。家長和老師們聽得很認真,有的用筆記錄下,有的干脆全程錄下視頻,要回去分享給全家人看。
“以前也上過不少教育課,但鮑教授的課程讓人更為受用?!奔议L程女士告訴記者,以前對國學的認識是粗淺的,在認識到經典文化的重要意義后,會有意識地讓孩子接觸國學經典。
值得一提的是,鮑鵬山此行還將自己創辦的“浦江學堂”設到了永康市崇德學校,讓國學經典的種子埋在浙中大地。
據了解,2013年春天,鮑鵬山在上海創辦浦江學堂,他希望與社會各界合作,面向青少年做中國傳統文化經典教育。在這里,孩子們將讀完并背誦《論語》《孟子》《大學》《中庸》《老子》《莊子》(內七篇)《六祖壇經》等國學經典。
對于青少年經典教育,鮑鵬山有十足的信心:“教育的本質是培養價值觀,正確的價值觀就在文化原典中。”
據悉,位于石城山下的永康市崇德學校(浙師大附屬永康學校),一直以來將優秀傳統文化結合到課程中,為孩子創造更好的學習環境。校長林剛豐說,學校在創立之初就將國學經典列入課程設置中,“浦江學堂”的到來,將為學校更好地傳承國學經典、培養真正有素質的人才提供有力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