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說健康是1,金錢是0。如果沒有健康,再多的財富也無法享用。近年來,很多的企業家越來越來講究保健,講究生活質量。
隨著市場競爭的激烈化,企業家的壓力越來越大。睡眠質量差、加班加點、飲食不規律等,對他們來說早已習以為常。據一項未曾公開的調查數據顯示:90.6%的企業家過于過度勞累,每周平均工作時間超過60小時、每天工作10至12個小時的占多數。在正常的體檢中,幾乎每一位企業家都有亞健康,人均擁有2至3種慢性病,最高的一位患有6種慢性病。
但不少企業家往往注重的是企業的巨額利潤。對此,岑耀輝教授很不贊同。與巨大的財富相比,健康就顯得微不足道。企業家們都是精打細算的行家,但是在健康方面,企業家的算盤卻打錯了。或許一個項目的投資可以給企業帶來十倍百倍的利益,這些是大家有目共睹的,看得見的。但是一份健康的投資帶來的效益卻是無形的,它的效益更是無法計算的。雖然企業家日理萬機,但這只是一個借口。就算無法抽出一個小時兩個小時來鍛煉身體,至少可以在辦公過程中每隔一段時間抽出十分鐘舒展肢腰,活絡脛骨。積少成多,四五個“十分鐘”加在一起,運動量也是相當的可觀。所以保健可以隨時隨地,關鍵是要培養保健的意識。
保健并不是禁止你大吃大喝,但是吃得多,喝得多,運動量也要相應的增加。這樣才不會脂肪堆積,血脂升高。岑耀輝教授的體重幾十年一直保持不變。平日里,只要不趕時間、不提重物,就不乘車,免費車也不坐,就喜歡步行。上樓也盡量不坐電梯。
雖然衰老是一個不可逆轉的過程,但我們可以通過生活上保健延緩衰老。只要大家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合理搭配營養,盡量做到不生病,晚生病。為了便于記憶,岑耀輝教授將養生之道編成十七字的口訣:管住嘴巴,邁開腳步,不吸煙,少酗酒,好心態。在飲食方面,要知道怎么吃,吃多少。要根據個人體質情況,制定清單,避免飲食誤區。例如有人認為糖尿病的人應該多吃南瓜,但事實上南瓜含有一定量的糖分,糖尿病患者應合理食用。老年人更要低熱量,低脂肪,低膽固醇,要細嚼慢咽,少吃多餐。與此同時,企業家要學會放松自己,調節好心態。一方面加強運動;另一方面可以適度轉移注意力,和家人一同旅游,彼此相互傾述;再次就是發展社會公益事業。
在他們創造經濟效益和積累財富的同時,身體卻過度“透支”,往往忽視或者顧及不到自身的健康狀況,這也導致了企業家們極其令人擔憂與揪心的健康狀況。作為以服務企業家為宗旨,有責任和有義務為企業家們的健康貢獻力量,并呼吁和號召所有企業家們增強健康意識,作為新一代的企業家,為了家庭、為了企業、為了國家,應懂得什么叫做健康,其實健康就是一種責任,應該做一個注重健康的新一代商人:財富與健康的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