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百年來,因科技和經濟的落后,國人對傳統文化失去了信心,一些基本的為人準則正在被急于求成、急功近利的作風所取代。
當今商業社會,人人“向錢看”,個個渴望快速成功,“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鐘”已經成為職場圣經,要在企業里形成良好的工作風氣,實屬不易。
據調查,在世界各國的雇員當中,來自“禮儀之邦”的中國的員工,已成為全世界最缺乏職業道德的雇員群體,這實在是一個極大的諷刺。
消極怠工、推卸責任、得過且過、目光短淺、自私自利、不尊重領導、對企業缺乏感恩、對工作不負責任,這樣的員工比比皆是。
一個人人生的成就,取決于他的職業成就。而一個人職業上的成就,與他的知識、經驗和職業技能,以及在專業方面所下的功夫有關。但最重要的,還是他對職業的熱愛、責任心和使命感,這是一個人在職業上取得成就的最根源的動力。
對企業來講,職工群體的職業道德程度,是企業文化重要的組成部分,決定了企業的風氣和執行力,影響著企業的績效和長遠發展。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層之臺,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人生的發展和職業的成就,來不得半點虛假,拔苗助長只會自毀前程。
課 時:1—2天
課程大綱:
一、做一個堂堂正正的中國人
1、從“中國人”談起
中:不偏不倚,恰到好處。唯中能立,唯中能正,唯中能和。中道即是人道。
人:相互支撐的結構,寓意人與人相互幫助和支持;小篆字形為一個鞠躬的人形,象
征人在天地之間,應存敬畏之心;發音同“仁”,寓意做人要心存仁愛。
2、儒釋道三家對人內在修養的要求
儒家:至誠。孝悌忠信禮義廉恥。
道家:清靜。道法自然,天人合一。
佛家:真空。自覺覺他。
3、《大學》之道的啟示
二、道德的認知和核心內涵
1、何謂道德
2、“背道而馳”的后果
3、各行其道,各正本位
4、人之大道
5、企業之道
三、品德的培養
1、孝道為立德之本
2、道德仁義禮與職業發展
3、誠信與忠誠
四、職業道德構成要素
1、行業及職業操守:教師、醫生、士兵、警察、官員、農民、律師、記者……
2、職業品格:誠信、付出、合作、責任、上進、追求卓越……
3、職業素養:勝任本職工作的知識、能力、經驗
五、人生與職業發展
1、易經的宇宙演化模式與人生模型
2、人生使命:《大學》:知止而后有定。止者,同“三十而立”之“立”也。
3、找到你的職業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