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賀紅平
我根據這些年的從事企業管理培訓的經驗和所見所聞,總結了一下民營企業的8種死法,希望對企業主有所幫助,我們不僅僅要學習如何將企業經營成功,更要學習企業是如何失敗的,不僅僅要學成功學,更要學習是失敗學,從失敗當中吸收教訓,為我所用。
第一、企業主要核心團隊分離。
俗話說: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這營盤就是指企業主要核心團隊。
在民營企業當中,有公司碰到危機股東撤資的、有好不容易培養出了一批核心骨干,結果核心骨干又自己單干了,而且還跟自己的公司做同樣的產品。
案例一:被稱為中國快餐連鎖第一品牌的真功夫,前身為“168蒸品店”,由董事長蔡達標和小舅子潘宇海于1994年共同創立。2007年7月19日變更登記為“真功夫”,投資者為東莞市雙種子飲食公司、今日資本投資、中山市聯動創業投資公司、蔡達標和潘宇海五方。
董事長蔡達標和他老婆潘敏峰于2006年9月,在蔡達標要求下,結婚15年的蔡達標與潘敏峰協議離婚,雙方約定潘敏峰原持有公司25%的股權歸蔡達標所有。2009年,“真功夫”正緊鑼密鼓籌備上市大計,不料頻發內訌事件。從3月老總陷“二奶”索5000萬元撫養費,到4月潘敏峰狀告蔡達標拿回25%股權,再到8月前妻哥哥任命副總引發沖突。
真功夫內訌事件記錄
●2009年3月,貴州籍女子胡某在廣州街頭召開新聞發布會,自稱是“真功夫”總裁蔡達標的“二奶”,相處11年且生下兒子雄仔,2006年分手;蔡的前妻潘敏峰不久后爆出,“二奶之外還有三奶”。
●2009年4月,蔡達標遭前妻潘敏峰狀告,索回25%股權。
●2009年8月11日,蔡達標遭前妻潘敏峰闖入真功夫天河北祥龍花園祥輝閣的財務辦公室,搶走重要財務資料。
●2009年8月12日,潘宇海的哥哥潘國良,手持潘宇海簽名“委托書”進駐“真功夫”總部辦公遇阻,次日潘敏峰和董事會監事竇效嫘(潘宇海之妻)及潘國良再次來到公司總部辦公室與場內人員爭執長達5小時。
●2009年8月15日,“真功夫”公司針對潘宇海、潘敏峰及竇效嫘沖擊公司的行為發表譴責聲明,同時向各股東發布一份董事會決議。
●2009年7月23日,潘宇海將真功夫告上法庭,要求履行公司股東知情權,并請求法院查封該公司2007年7月至2008年12月的財務報告、財務賬冊以及會計憑證。
●2010年2月10日,天河法院作出判決,真功夫拒絕大股東查賬審計違法,應將財務報告、財務賬冊、會計憑證、銀行對賬單提供給潘宇海委托的會計師事務所進行賬目審計。
2009年至今真功夫都還沒有上市,上市計劃一拖再拖。
老師支招:
大多民營企業存在這種情況,夫妻共同打拼,到后期,雙方觀念發生偏差,導致離婚,此時在離婚時需明確離婚協議,將離婚協議文本化,請律師做顧問,寫好離婚協議后雙方簽上字,按手印,并到公證機構。
案例二:溫州一美發連鎖公司總是辛辛苦苦培養人,然后培養出來的人又自己出來單干,由此這樣,這家美容美發公司已經將近10年的時間了,所開的美發店沒有超過10家,到底是什么限制了這家企業的發展?這是一個值得我們企業負責人去深思的問題,這樣的情況在你公司(廠里)有沒有出現?你是怎樣做的呢?
老師支招:
1、老板思維改變:老板的格局和高度以及境界,決定企業能夠走多遠發展多大。參加專業的培訓課程,提高境界、格局。
人和人在一起首先就要把名和利分好,名是什么?---企業的崗位,也就是企業的晉升機制。什么是利----付出了能夠得到多少收入,企業的分配機制。
2、完善公司內部晉升機制:描述愿景,完善晉升機制,一個人在公司發展到頭了,再加上公司又沒有給他規劃,那么他自然要離開,因為公司不給核心骨干規劃未來,他就要給自己規劃未來。
3、完善公司內部分配機制:一想到分配,我們就想到要老板把自己賺到的錢分出去,不是那么回事,是分通過大家共同努力創造出來的拿出來分。
如:裝配車間,連續每月的損耗品是5%,那么可以找到車間主任跟他講,降低多少個百分點,按照百分比換算成人民幣來計算降低損耗的價格,事先和裝配車間主任講好,裝配車間全員拿降低的損耗品的價格的70%,公司只需要30%即可,那我們可以算下公司的損耗品不僅降低了,同時員工通過降低損耗來增加收入。
分配機制的面很廣,不僅僅是我剛才講到的這一點,還有項目承包、產品承包、車間承包、部門承包、提成、項目分紅、全員分紅、干股、法人股等多種分配機制,以上僅供參考,請勿生搬硬套。
第二、企業股東層利益分配不均。
話說:分得清楚才能合得長久,人和人在一起就是分錢分利名利的問題。所以一想到人在一起就要先想到怎么把名和利分好。
事先講好明確權、責、利,同時在公司創業初期就定好股東退出機制(游戲規則)。避免公司因股東不和導致企業倒閉和企業經營狀況下滑。
第三、企業負責人與利益相關者發生性關系。
如:公司內部的員工、股東,外部的廠家、供應商、經銷商、政府等。
第四、老板思想的固化。
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老板的思維決定企業的發展速度。老板的格局、高度決定企業的大小。
第五、企業現金流斷裂。
現金流代表人的血液,人離開了血就死,企業離開了現金流就倒閉。
第六、與政府關系尺度不準。
政府和企業本來就是分不開的,政企本一家。和政府關系不和導致企業倒閉的案例數不勝數。
東星航空倒閉的案例。 禹作敏等。
與政府關系過分緊密也會導致企業倒閉。
第七、過分依賴特定渠道。
有些企業因為特定渠道得到了某個項目,使企業順勢而為。記住,企業因關系而生也會因關系而倒閉。
第八、老板野性消失
辦企業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核心團隊野性消失,一切都將散去。當初在我們一無所有的時候,我們擁有強烈的企圖心想要改變命運,增加收入,當物質生活滿足了,而又沒有找到新的追求,于是就有部門企業主沉寂在吃喝嫖賭中不可自拔。
此時需要做的事情就是建立強大的精神世界。當我們物質豐足了,我們開上好車、住上好房,我們的高管、創業團隊成員都和你一樣富起來了嗎? 鄧小平當年說了一句話:“讓一部分人先富起來”,于是溫州人看到了機會,拼命的往前沖,終于有了今天的結果,可是很多人都忘記了鄧小平還有后半句話:“先富帶后富”。
有一次在1000人的大型總裁培訓班上,一個老板向中國唯一一位主講智慧類總裁課程的劉一秒先生提問:“我家里有8輛奔馳、寶馬,有3、4棟別墅,老師你有多少名車,有多少別墅?”,此時劉一秒先生站在講臺上說了這么一句話:“我沒有名車,不過我公司的員工都開寶馬、奔馳上班,我沒有太多的別墅,不過我的很多學員都是住別墅”,那個提問的老板當他聽到這句話之后頓時感覺自己很渺小,灰溜溜的坐了下來。
人有兩大追求,一個物質追求、一個是精神追求。一個老板看到員工富起來、開好處、住好房,這個老板就是有魂的表現。一個老板為公司全員謀幸福就會煥發出新的狀態,找回創業時的野性和干勁。
第九、股東不和、核心團隊思想不統一。
因股東不和導致企業解散的例子數不勝數。
過去有五馬分尸,今天在企業界這樣的情況數不勝數。核心股東層、核心團隊因為思想不統一導致企業注銷的案例太多。
我們偉大的毛主席的偉大在于統一全員思想。統一思想為經營企業的第一要素。
特別是共同創業的股東,大家在最艱苦的時候可以一起承受,但是為什么在大家都富裕后卻思想不一致了?
原因在于當時條件艱苦,大家基本上吃在一起、玩在一起、做事在一起,甚至睡在一起,富裕后在一起的機會更少了,慢慢的思維方式各不相同,最后思想不一致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老師支招:
1、組織核心層定期出去玩一次,時間最好在兩天以上(旅游、燒烤、野外露營、游泳、打球等等活動)。
2、學在一起(共同學習、共同成長,學相同才能思相近,思相近才能言相和,言相和才能行相輔。)
3、經常交流、碰撞。
以上內容為賀紅平原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