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事做對做好與把官做大并不一定劃等號。我在《領導干部十大糾結》一文中有述。調研中,有干部直言不諱:當下,干部任用程序外人看上去嚴密但實際上每個環節都有漏洞,都有可操作空間。誰能把官做大,越來越摸不著規律。但有個市委書記說,做事沒有時間、心思跑官,跑官沒有時間、心思做事,這是客觀的。所謂“小步快跑”的干部往往干得少跑得快,所謂能力強通常是無法證實的主觀性極強的定性判斷。破格提拔通常是“蘿卜提拔”,沒有強項找強項,找到強項根據需要無限放大強項。秘書提拔快,但并不總是這樣,得看領導行不行,還得看行的領導對秘書什么態度。當秘書沒有可能不得罪人,就看不得已得罪了人時領導什么態度,如果領導苛責,周圍人能不根據領導的態度決定是討好秘書還是非議、擠兌秘書?領導的人品能力是秘書的不能不信的命:領導人品能力不行,領導出事秘書安然?若秘書“道不同不為謀”,秘書能走多遠飛多高?同,慢慢死或不知哪天死;不同,立即死。
機關中處以下干部正派干事的都會得罪人,能不能得到公認把官做大,上級領導的能力和態度是最重要的。上級領導能力弱,會時時處處提防你功高蓋主,你不能真傻但必須裝傻,經常肉麻地公開表白你的忠誠。即使領導能力強,你只做好工作而不花時間和領導聯絡感情,指望領導百毒不侵,永遠聽不進那些羨慕嫉妒恨的人的讒言,等于指望領導不是人。
到了廳局級,干部要把事干好把官做大,西方重技術中國重藝術。你說哪個更容易掌握?中國把最優秀的人才選拔到干部隊伍中,西方國家鼓勵最優秀的人才去做科研、做企業,哪個更有利于社會進步與和諧?
以上問題可以討論,但價值不大,因為已經有結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