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小企業打造高績效團隊10項措施
.
作者:劉靖
.
一流的企業努力培養高素養、高效能的員工;高素養、高效能的員工造就了一流的企業。
——思科公司董事長約翰﹒乾伯斯
很多企業的老板都思考過,想將自己的公司打造成一支高效能團隊,但最終只是停留在美好的想法上,沒能付諸實施。因為打造高效能團隊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那么,要不要構建高效能團隊呢?肯定是要的!張瑞敏說:“如果你的部門沒有了上升的空間,也將失去生存的空間。”這里說的“上升”,就需要高效能團隊來實現。
高效團隊需要有一個共同的目標。統一人的思想很難,讓團隊成員團結在一個共同的目標下要容易得多。
措施一:明確職責和做事標準。
團隊中,每個成員都要有明確的崗位職責,并且設定科學、合理的工作標準。團隊負責人的主要職能就是督導各崗位成員履行崗位職責,有效達成各自的工作標準。
措施二:提出團隊的口號并承諾。
高效團隊需要有一個口號來激勵大家共同努力,并且要求隊員承諾。口號內容可以根據情況設定,比如“大家一起”等。團隊負責人要協調全體成員團結一致、齊心協力,共同參與到目標工作中。
措施三:設定團隊的規則和潛規則。
規則:全員參與。
潛規則:請不適應的人離開團隊。
措施四:提升團隊凝聚力。
團隊負責人要加強溝通協調,倡導相互尊重、相互啟發、協作支援、一起迎接挑戰、成果共享的集體主義精神,理順成員間的人際關系。
措施五:提升團隊執行力。
縱觀那些取得較好業績的團隊,無一不是在執行力方面表現出色的。對團隊負責人來說,加強執行力要從兩個層面入手。
其一、加強自身的執行力,從端正心態開始。多看一些勵志方面的書,不斷陶冶情操,轉變消極觀念;多和心態積極的人打交道,用正面的典型感染自己;認真完成好每一個工作細節;總結歸納工作,檢討不足之處并尋求改進;檢討自己的缺點并努力改正。
其二、加強部屬的執行力,要完成6大步(如下圖)。
表4-1執行力6步驟圖
工作目標 | 責任 | 1、落實責任人; | 選擇適合的責任人 |
2、計劃,確定完成時間; | 階段性完成時間和整體完成時間 | ||
3、獎懲。 | 制訂完成任務的獎懲措施 | ||
承諾 | 1、簽名; | 讓責任人在計劃書上簽名 | |
2、公開; | 將簽名的計劃書公開 | ||
3、目視。 | 在適當的位置張貼 | ||
措施 | 1、檢查時間; | 明確檢查時間或不定期檢查 | |
2、檢查人; | 檢查人和責任人不能是親友或敵對關系,確保客觀公正 | ||
3、檢查結果。 | 檢查結果在適當范圍公開 | ||
激勵 | 1、即時; | 注意激勵的時效性 | |
2、放大; | 適度擴大激勵的影響 | ||
3、存檔。 | 作為以后晉級的依據 | ||
結果 | 1、個人總結; | 最好以書面形式 | |
2、團隊分享; | 讓相關人員分享經驗與教訓 | ||
3、新的計劃。 | 計劃要切實可行 | ||
改進 | 1、制訂改進計劃; | 計劃的可行性 | |
2、實施計劃; | 及時執行計劃 | ||
3、查核改進效果; | 關鍵環節檢查 | ||
4、改善 | 依照PDCA循環繼續改善 |
措施六:培養專業人才和多技能工。
加強團隊內部培訓是構建高效團隊的有效方式。要根據團隊的實際需求,有的放矢的培養專業人才和多技能工。這樣做既能在關鍵時刻協調不同崗位的人員完成特殊任務,又能提高整體技術水平。
觀念和思維方式的革命,遠比技術、軟件和速度的革命更重要。
——牛根生
為什么同樣的設備,同樣的原料,同樣的生產工藝,同樣的操作人員,在不同的企業或者不同的主管帶動下,發揮的效力卻是不同的?
這是因為各個企業的文化不同,員工的士氣高低不同,主管帶團隊的領導力和管理技能不同,所以才會產生如此不同的反差。在團隊中,既需要理性的思考、周密的計劃和快速的行動,更需要支撐高效工作的士氣和熱情。
進一步說,團隊的士氣和熱情就是高效工作的氛圍。要營造高效工作氛圍,需要從幾個方面加強。
措施七:激發員工的比賽興趣。
大多數員工都有強烈的好勝心理,團隊負責人可以把一個大群體劃分為若干個小群體,在群體或個人之間發起效率比賽,給優勝者適當的精神鼓勵或頒發獎品。
尤其是在手工含量較高的勞動密集型行業,適當組織效率方面的比賽,既可以打破死氣沉沉的工作氣氛,激發員工的工作熱情,提高工作效率,又能抓到最佳工作狀態下的產能,為以后制訂生產計劃提供客觀的操作數據。
員工在熱火朝天的氛圍中做事,不但提高了工作效率,也減少了在沒有活力的環境中工作的壓抑感。
措施八:每天進步一點點。
團隊負責人要鼓勵成員進步,倡導當天工作當天完成,每天進步一點點的積極工作態度。例如在本書前面提到的海爾集團提倡的“每天提高1%”。如果每個員工一天提高1%,整個團隊的業績就是一個不小的數字。
重要的是要把“每天進步一點點”的理念轉化成工作的目標,并且能有效堅持下去。
措施九:培養高效工作的習慣。
每個人都有習慣。只是習慣有“好的”和“不好的”之分。“高效工作”無疑是好的習慣。團隊負責人要常常用積極的工作理念教育、引導員工,幫助團隊成員養成高效工作的習慣。一個人養成了高效工作的習慣,既有利于在職場取得成功,并且對整個人生都會有積極的作用。
養成高效工作習慣的員工,于公于私都有好處。
措施十:掌握高效工作的方法。
如果留意一下,你就會發現,其實高效工作的方法很多。有的高效工作的方法感覺非常神秘,一旦被你掌握了,其實非常簡單。
來看一個故事。
1990年,我在政府機關上班時,單位組織書畫展。展出結束后,我的好朋友張中山先生將他書寫的四條屏書法作品送給分管組織工作的副書記。那四條屏是書寫在新聞紙上的,沒有裝裱價值,所以只在四周作了花紋的紋飾。不過那些紋飾做得相當精美。
因為張中山是當地著名的書法家,字寫的功力深厚,再加上四周精美的紋飾,雖然沒有裝裱,讓外行人看,也是美不勝收的。副書記是個忠厚之人,但對書畫是個外行。當看到張中山親筆書寫的四條屏書法作品,又配以精美的紋飾,非常感謝。他以為邊上精美的紋飾是用筆畫出來的,很驚訝地問:“這么多的花紋,你一筆一筆的畫,要畫多久才能畫好啊?”張中山是個富有幽默感的藝術人才,聽副書記這樣問,很幽默地說:“為領導做事,不論畫多久,都要畫好為止。”副書記的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我原本也喜歡舞文弄墨,對那些精美紋飾的制作過程了如指掌。那不過是弄一團揉皺的廢紙,沾上調好的顏色,只要把握好力度和干濕度,輕輕沾在書法作品的邊上就好了。四條屏書法作品的紋飾做下來,不會超過15分鐘時間。如果按照副書記想象中“一筆一筆的畫”的方式,可能一個人3天時間也畫不好。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不管做什么事情,只要掌握了正確的方法,提高工作效率是順理成章的事兒。只是有的員工缺少尋找高效方法的積極性,或者被工作“表面”表現出的神秘感所嚇倒,不敢去想別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