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三道門
從前有一位王子,得到國王的指示,出王宮巡視。出宮之前他問他的老師——一位年長的智者:“我的今后的路將是什么樣子的呢?”智者含笑回答道:“在你出宮后的道路上,你將遇到三道門,每一道門上都提寫著一句話,到時候你看到了就明白了。”王子心領神會就上路了。
不久,他就遇到了第一道門,上面寫著“改變世界”。王子想:這是讓我要按照自己的理想去規劃這個世界,將那些我看不慣的事情統統改掉。于是他就這樣去做了。
之后,王子又遇到了第二道門,上面寫著“改變別人”。王子想:這是讓我要用美好的思想去教化人們,讓他們的性格向著更正確的方向發展。
再后來,他又遇到了第三道門,上面寫著“改變你自己”。王子想:這是讓我要使自己的人格變得更完美。于是他就這樣去做了。
巡視回來后,王子見到了他的老師,立即向這位智者說:“我在巡視中已經看到您所說的三道門了。莫非是您要讓我懂得與其改變世界,不如改變這個世界上的人,而與其去改變別人,不如去改變我自己。”智者微微一笑,接著說:“也許你現在應該再向回走,回去仔細看看那三道門。”
王子將信將疑的向回走,遠遠的他就看到了第三道門,可是和他來的時候不一樣,從回來的這個方向上,他看到這道門上寫的是“接納你自己”。王子繼續向回走。他看到第二道門上寫的是“接納別人”。王子又繼續向回走。他看到第一道門上寫的是“接納世界”。聯想自己在巡視過程中的自責和修煉、苛刻和無奈、以及在改變世界雄心下造成的困境和尷尬境遇,王子頓悟了:接納你自己、接納別人、接納世界的核心就是“包容”二字。正確地認識自己需要包容,只有包容了自己,才能發現任何人都是“真善美”與“假丑惡”的統一體,社會生活中的人們都用理智去發揚光大“真善美”,有效遏制“假丑惡”,才使得這個民辦和諧美滿。只有放眼世界的包容,才能真正發現個人的渺小和孱弱,就如同大海中的一滴水,大山中的一塊石,然而正是大海中的每一滴水,才聚集成了大海的浩瀚;也正在大山中的每一塊石,才堆砌出了大山雄偉。我要做好一滴水,當好一塊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