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6日出版的第10期《求是》雜志發表了總書記的重要文章《深入理解新發展理念》。文章中,以五個“著力”對新發展理念的重大意義、豐富內涵和深邃道理進行了全面透徹闡述,為全黨在發展問題上提供了管全局、管根本、管長遠的科學指引,為我們破解發展難題、增強發展動力、厚植發展優勢提供了行動指南。
黨的十八大以來,新發展理念引領我國發展全局取得了歷史性成就,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斷增強。今天,讓我們重溫三年前總書記對新發展理念的重要論述,從中體悟磅礴的思想偉力,為能更好堅持以新發展理念為引領,推動各領域高質量發展蓄力。2016年1月18日,在省部級主要領導干部學習貫徹十八屆五中全會精神專題研討班開班式上發表重要講話。 著力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
●抓創新就是抓發展,謀創新就是謀未來。
●堅持創新發展,既要堅持全面系統的觀點,又要抓住關鍵,以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的突破帶動全局。
●要以重大科技創新為引領,加快科技創新成果向現實生產力轉化,加快構建產業新體系,做到人有我有、人有我強、人強我優,增強我國經濟整體素質和國際競爭力。
●要深化科技體制改革,推進人才發展體制和政策創新,突出“高精尖缺”導向,實施更開放的創新人才引進政策,聚天下英才而用之。
著力增強發展的整體性協調性
●下好“十三五”時期發展的全國一盤棋,協調發展是制勝要訣。
●我們要學會運用辯證法,善于“彈鋼琴”,處理好局部和全局、當前和長遠、重點和非重點的關系,在權衡利弊中趨利避害、作出最為有利的戰略抉擇。
●我們要著力推動區域協調發展、城鄉協調發展、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協調發展,推動經濟建設和國防建設融合發展。
著力推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生態環境沒有替代品,用之不覺,失之難存。
●我們要堅持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生態環境,像對待生命一樣對待生態環境,推動形成綠色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協同推進人民富裕、國家強盛、中國美麗。
●各級領導干部對保護生態環境務必堅定信念,堅決摒棄損害甚至破壞生態環境的發展模式和做法,決不能再以犧牲生態環境為代價換取一時一地的經濟增長。
著力形成對外開放新體制
●一個國家能不能富強,一個民族能不能振興,最重要的就是看這個國家、這個民族能不能順應時代潮流,掌握歷史前進的主動權。
●實踐告訴我們,要發展壯大,必須主動順應經濟全球化潮流,堅持對外開放,充分運用人類社會創造的先進科學技術成果和有益管理經驗。
●希望大家不斷探索實踐,提高把握國內國際兩個大局的自覺性和能力,提高對外開放質量和水平。
著力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
●“治國有常,而利民為本。”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不是一個抽象的、玄奧的概念,不能只停留在口頭上、止步于思想環節,而要體現在經濟社會發展各個環節。
●我們要立足國情、立足經濟社會發展水平來思考設計共享政策,既不裹足不前、銖施兩較、該花的錢也不花,也不好高騖遠、寅吃卯糧、口惠而實不至。
●充分調動人民群眾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舉全民之力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不斷把“蛋糕”做大。
●把不斷做大的“蛋糕”分好,讓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得到更充分體現,讓人民群眾有更多獲得感。
5月15日發布的《中國衛星導航與位置服務產業發展白皮書(2019)》顯示,2018年我國衛星導航與位置服務產業總體產值達3016億元,較2017年增長18.3%。北斗對產業的核心產值貢獻率達80%,由衛星導航衍生帶動形成的關聯產值達1947億元。
白皮書指出,隨著5G時代的到來,“北斗+5G”將成為繼移動位置服務經濟和共享經濟之后,北斗應用市場新的重大商業機遇,將迎來市場爆發期。
應用市場快速增長
中國衛星導航定位協會會長于賢成介紹,2018年底,北斗三號基本系統完成建設,并開始提供全球服務。這標志著北斗系統正式從區域走向全球。2019年4月20日,我國成功發射第44顆北斗導航衛星,拉開北斗高密度組網序幕。
白皮書顯示,截至2018年底,各類國產北斗終端產品應用規模累計超過8000萬臺/套,采用北斗兼容芯片的終端產品社會總保有量接近7億臺/套(含智能手機),北斗應用正在諸多領域邁向“標配化”發展新階段。基于北斗的導航服務已被電子商務、移動智能終端制造、位置服務等廠商采用,廣泛進入大眾消費、共享經濟和民生領域。
白皮書顯示,在北斗系統定位精度不斷提升以及芯片性能價格進一步穩定的背景下,隨著新一代信息技術、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車聯網和低碳經濟等新技術和新經濟模式的發展,在相關政策引導下,智慧城市、公共安全、工農機械、無人系統等應用領域細分市場顯現出新一輪快速增長態勢。
迎來重大商業機遇
中國衛星導航定位協會副秘書長李東航介紹,隨著5G時代的到來,“北斗+5G”有望在機場調度、機器人巡檢、無人機、建筑監測、車輛監控、物流管理等領域廣泛應用,將進一步促進北斗增值服務的應用普及和多樣化發展。
由北斗系統提供時空數據、由5G通信系統實現智慧感知與傳輸、由大數據實現海量時空數據的分析與挖掘、由云計算系統實現泛在的智能化處理的智慧城市建設技術和數據支撐體系正逐漸完備。5G帶來的移動物聯網革命,將推動北斗及時空信息應用的泛在化,繼移動位置服務經濟和共享經濟之后,極有可能結合北斗應用形成重大商業機遇。
此外,數字市政成為北斗應用的重要增長點。數字市政就是利用衛星定位、地理信息系統、物聯網等技術,把所有地下管網數字化,配合城市地圖,建立起一套完整的市政管網“神經系統”。
白皮書指出,2018年,北斗在數字市政方面的應用已漸成規模化趨勢。北斗作為不可缺少的時空數據獲取單元,為城市物聯網體系提供了基礎的時空參數,保障了數據的準確、可信、可用,已經在城市基礎設施資產數字化和運營數字化方面體現出巨大價值。未來幾年將爆發巨大的市場需求,給北斗應用帶來每年超過千億的市場空間,成為北斗產業化發展的重要推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