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開放40年來,在中國堅強領導下,中國人民艱苦奮斗、頑強拼搏,用雙手書寫了國家和民族發展的壯麗史詩,中華大地發生了感天動地的偉大變革。黨的十九大描繪了中國發展的宏偉藍圖,只要我們堅持以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堅定不移全面深化改革、擴大對外開放,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一定會迎來更加美好的明天。他認為,要通過展覽,教育引導廣大干部群眾更加深刻地認識到中國、中國人民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力量,更加深刻地認識到我們黨的理論是正確的、黨中央確定的改革開放路線方針是正確的、改革開放的一系列戰略部署是正確的,更加深刻地認識到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光明前景,統一思想、凝聚共識、鼓舞斗志、團結奮斗,堅定跟黨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改革開放道路的信心和決心。當天上午,王滬寧在展覽開幕式發表講話時稱,改革開放40年中華民族面貌發生巨變;他指出十八大、十九大兩個階段,改革開放所體現的不同程度:十八大以來,以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全力推進全面深化改革,改革開放翻開了新的歷史篇章;進入新時代,要堅持以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增加“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要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將改革開放不斷推向深入。王滬寧出席開幕式并發表講話 圖片來自新華社點擊查看大圖開幕式現場 圖片來自新聞聯播本次展出內容包括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等反映黨中央推進改革開放重大時間節點、重大歷史事件、重大決策部署的歷史照片,拉開中國農村改革大幕的安徽小崗村18位農民按下包產到戶“紅手印”的雕塑,長征系列運載火箭、天宮號空間站等模型,體現40年來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歷史性成就與變革的實物和資料,呈現全面推進國防和軍隊現代化、推動全方位對外開放、加強和改進黨的建設等圖片。安徽小崗村18位農民按下包產到戶“紅手印”的雕塑 圖片來源見水印改革開放后第一張工商個體戶營業執照 圖片來自光明網新中國使用的第一個法槌 圖片來自光明網整場展覽設計了關鍵抉擇、壯美篇章、歷史巨變、大國氣象、面向未來等6個主題展區,運用歷史圖片、文字視頻、實物場景、沙盤模型、互動體驗等多種手段和元素,展示40年來群眾生產生活發生的變遷。點擊查看大圖點擊查看大圖點擊查看大圖圖片來源見水印站在改開40周年的節點上,年初,民間輿論就拋出公私經濟之爭的論調,之后黨和國家領導人屢屢發表重要談話,直面質疑,重申改革開放路線不動搖。下半年的第一場地方視察就是東北三省,談中國人的飯碗安全,談自力更生,談東北振興;同一時間,考察浙江,強力發聲挺民營經濟。一南一北,中央的調子可以說非常清晰。10月22日至25日,又時隔六年視察廣東,出席港珠澳大橋通車儀式,走訪珠海、清遠、深圳、廣州等地。“我十八大以后第一站就是到的深圳,到了廣東。十九大以后,特別是改革開放40周年,我還是要再到廣東來,再到深圳來。我們就是在這里向全世界宣示,中國改革開放不停步。”六年前,擔任中共中央總書記后,首次離京考察便是奔赴廣東,到訪深圳、珠海、佛山、惠州、廣州等地,在蓮花山公園向銅像敬獻花圈,視察羅湖漁民村等地。10月30日,在廣東視察的一番話,成為當天《人民日報》評論文章的標題。截圖來自人民日報談到,“要掌握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方法論,以改革開放的眼光看待改革開放,充分認識新形勢下改革開放的時代性、體系性、全局性問題,在更高起點、更高層次、更高目標上推進改革開放。”文章引用他的話稱,“進入新時代,國際國內形勢發生廣泛而深刻的變化,改革發展面臨著新形勢新任務新挑戰”,改革往往都是從易到難。進入攻堅期、深水區,最重要的是迎難而上、攻堅克難,改革開放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從去年開始,中國官方在多個重大外交場合預告改開40周年的重大舉措,再到2018博鰲論壇,在主旨演講中明確宣示中國將繼續進行改革等,一系列活動陸續舉行。9月17日下午,中宣部、全國總工會、共青團中央、全國婦聯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學聯合舉辦“將改革開放進行到底”百姓宣講活動首場全國宣講會。據媒體稱,第一批宣講團于9月18日出發,赴天津、河北、山西等地開展巡回報告。40年前的12月,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意味著中國開啟改革開放的序幕,40年后,紀念活動將以何種方式展開,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