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本昌居士首次揭秘拍攝<<濟公傳>>時的神奇感應
https://www.56.com/u25/v_NTE0Nzk0ODY.html
附錄一:游本昌剃度出家感受短期寺院生活
時的神奇感應" style="BORDER-TOP-WIDTH: 0px; BORDER-LEFT-WIDTH: 0px; BORDER-BOTTOM-WIDTH: 0px; BORDER-RIGHT-WIDTH: 0px" alt="游本昌居士首次揭秘拍攝>時的神奇感應" src="https://news.fjnet.com/shxx/tj/200909/W020090902603455786111.jpg" OLDSRC="W020090902603455786111.jpg">暢懷法師為游本昌先生剃度
時的神奇感應" style="BORDER-TOP-WIDTH: 0px; BORDER-LEFT-WIDTH: 0px; BORDER-BOTTOM-WIDTH: 0px; BORDER-RIGHT-WIDTH: 0px" alt="游本昌居士首次揭秘拍攝>時的神奇感應" src="https://news.fjnet.com/shxx/tj/200909/W020090902603455787022.jpg" real_src="https://news.fjnet.com/shxx/tj/200909/W020090902603455787022.jpg" OLDSRC="W020090902603455787022.jpg">游本昌先生在暢懷法師座下受沙彌戒
佛教在線黑龍江訊著名表演藝術家,濟公的扮演者游本昌先生,2009年7月28日下午3點30分在黑龍江省綏芬河市大光明寺剃度出家,剃度師為香港佛教青年協會永久導師、天臺精舍住持、河北龍泉寺住持暢懷法師,證明師為大光明寺住持中庸法師。7月29日上午9點,游本昌先生正式由暢懷法師受出家沙彌戒,并賜法名定暢。
據了解,游本昌先生皈依于華嚴宗大德應慈長老,并常去圓明講堂聽圓瑛大師講法。少時即有出家之志的他,因時世變遷,因緣未得成熟,始終得為憾事,此次應邀前往綏芬河大光明寺進行佛法講座,因緣成熟,決定短期出家,剃度落發。
附錄二:“酒肉穿腸過,佛祖心中留”的下一句更重要!
轉自https://blog.sina.com.cn/s/blog_5efdddb80102dqff.html
濟公活佛破帽破扇破鞋,貌似瘋顛,不受戒律拘束,嗜好酒肉,舉止似癡若狂,但確是一位學問淵博、行善積德的得道高僧。他的故事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他好打不平,救人之命,扶危濟困、除暴安良、彰善罰惡等種種美德,廣為傳誦。
“酒肉穿腸過,佛祖心中留。”是濟公活佛流傳下來的一句話,但是大家僅知“酒肉穿腸過,佛祖心中留”,卻不知濟公活佛還有后一句“世人若學我,如同進魔道”。
這句話幾乎成了很多人為了口福,貪嘴吃肉的理由和借口。甚至有些人見到學佛人吃素,則說:“何必執著,佛都說了酒肉穿腸過,佛祖心中留”。這種說法貽害非淺,使很多人混淆了圣凡、德性和修德,是邪見。
一切眾生,都有佛性,在凡不減,在圣不增。然在凡夫的地位,煩惱覆蓋,佛性不能顯現,若殺生吃肉必得到多病短命的果報,來世還要做畜生償還命債。只有大神通的真正高僧大德在特定情況下,為度眾生才示現吃肉,如果我們凡夫學的話,可就是:“世人若學我,如同進魔道”了啊!
附錄三:關于帝洛巴烤魚、熱譯師殺人與濟公喝酒 現在的人,每以自己的出家身份干奇奇怪怪的事的時候,譬如唱歌出CD談戀愛有女朋友強奸等等,就會有幾個標準解釋套路:“帝洛巴還烤魚呢!熱譯師還殺人呢!濟公還喝酒呢!以此作為開脫。” 可是,我們不要忘記一點,帝洛巴烤魚典故,是有個后續故事的:魚活過來了!所以,如果任何師父說帝洛巴烤魚所以我可以談戀愛出CD當模特干各種各樣的‘密意’,請把烤魚后的神跡也表演一下,不要只拿故事的一半來說事。可悲的是,這個年代,我們往往只看到有人熱衷于烤魚,卻從沒看到他們顯示一丁點兒讓魚活過來的能力! 同道理,很多人用濟公作為開脫,可是,我們往往只看到他們效法學喝酒吃肉的部分,卻很少看到他們也表演一下濟公干的別的事情,譬如神通等等。實際上,濟公說的是“酒肉穿腸過,佛祖心中留。世人若學我,如同進魔道”,而現在很多人往往就只拿前面兩句說事,自比學濟公,而選擇性地不提后面那兩句。 以前,一個和尚干各種各樣的奇怪的事,自比瑜伽士、過往厲害的濟公之流等,索巴活佛寫了一封信給他說“以前也有一個帕莫比丘尼,她被人非議,然后她去市集,把自己的頭切下來了跳舞,然后再接上。請你也慈悲表演一下,那么大家就會相信了,不會有爭議”。 祈竹活佛也說過“帝洛巴等,是某年代對特定的有緣分弟子的示現,當時是適合的年代,弟子有根器,師父也有神通知道怎樣能對某弟子最有效地教導和示現。現在年代不同了,師父不是帝洛巴那樣的師父,弟子也不是那洛巴那樣的弟子,而如果你看到一個所謂的‘師父’在釣魚,他多半不是帝洛巴,而只是一個偷偷在釣魚的和尚!” 所以,我們判斷的時候,必須知道:濟公確實喝酒,可是不代表喝酒的就是濟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