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歌已經等不起了。之前,由于谷歌在中國內地Android應用商店市場的缺席,使得幾乎所有國內Android手機廠商,均采用了經過深度修改和定制的Android系統,而非谷歌的原生Android系統。國內的手機廠商毫不客氣,在AndroidRom中把谷歌的互聯網服務和產品刪除干凈,植入大量自家或者第三方的應用軟件,谷歌無從獲利,等于是為人作嫁衣。 更加等不起的是,如果谷歌再不進入中國內地,從中國走出去的手機制造商和深度定制的Android系統會逐步占領更多的海外市場。 但問題沒有這么簡單。對谷歌來說,進入中國內地市場以后,靠GooglePlay、AndroidWear、Nexus手機這三項業務,很難支撐起局面。在內地市場,玩搜索谷歌不敵百度,玩社交谷歌不敵騰訊。GooglePlay面臨百度應用中心、小米應用商店等第三方分發渠道的挑戰,AndroidWear面臨著蘋果AppleWatch的全面壓制,Nexus手機雖為華為代工,但在已成紅海的國內手機市場,Nexus的小眾極客范注定了這樣的手機很難大賣。 所以說,從內地市場的現有格局來看,谷歌只能算是一個攪局者,很難成為顛覆者。如今中國市場已與幾年前大不一樣,谷歌還是來得晚了些。 不過,谷歌也并非毫無機會。他們大可向蘋果、微軟等公司學習怎樣“本土化”,比如說,谷歌可以將中國內地的用戶引向由本土開發者開發的應用,從而為旗下的產品和平臺引流;再比如,谷歌也可以尋找一個合作伙伴,來幫助它在中國的數據中心存儲應用程序等等。
不過“本土化”后,用戶買不買帳,會不會仍然出現水土不服的情況,恐怕會成為這些巨頭接下來要面對的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