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桿管理-從優秀到卓越之路
對于今天的企業來說,持續的改進與提高已經成為生存的關鍵。如果停止了改進,馬上將失去生存的根基。優秀的企業往往把持續改進融入到組織的文化中。標桿管理為你提供了一種與行業內外的一流企業相比,企業的經營績效狀況究竟如何的評判工具,同時你還可以從中了解到這些企業是如何獲得這種績效的。
標桿管理作為一種企業績效改善的工具,起源于20世紀70年代,是過去30年里涌現出的最流行、最有影響力的管理方法之一,世界500強企業中有近90%的企業在日常管理活動中應用了標桿管理。標桿管理與企業再造、戰略聯盟一起被稱為20世紀90年代的三大管理方法。
標桿管理取得過成功嗎?美國電報電話公司MMS事業部副總裁愛德伍德是這樣評價標桿管理的:“標桿管理不是取得了一點點成功,而是大獲成功。它告訴我們怎樣發現與改正自己的弱點,它是一種結構化的、可用以幫助組織弄清楚,究竟可以在哪里找到績效改進的機會的方法。就在12個月以前,我還對其深感懷疑,然而今天,當我看到每一個細節的行動都在變的時候,我想我已經感覺到標桿管理的魅力所在。”
標桿管理之所以特別有價值,最重要的因素是:
1. 它可以幫助組織制定既附有挑戰性,但同時也具有現實可行性的目標;
2. 為組織的績效改進與提高提供可遵循的流程;
3. 有助于組織更好的預測未來的發展趨勢;
4. 有助于組織向最優秀的企業學習,從而可以使組織更具競爭優勢;
5. 提供了如何提高與改進的各種相關信息。
實施標桿管理最危險的地方在于它看起來比較簡單,人們通常會認為,有什么能比找到一些好的公司、然后運用它們的最佳做法更直接、更簡單的呢?這也是許多企業在沒有做好充足的準備之前,就匆匆實施標桿管理項目,導致標桿管理項目總體成功率較低的原因。
根據優秀企業的經驗,標桿管理的關鍵成功要素在于:
1. 企業高層管理者的支持
2. 對項目團隊的培訓
3. 鼓勵學習的公司文化
4. 資源,尤其是人員、時間、資金的支持
“如果你不能以世界上最優惠的價格提供世界級質量標準的產品,則意味著你根本還沒有弄清楚這場游戲的規則是什么。”通用電氣公司前首席執行官杰克韋爾奇的這番話道出了標桿管理的真諦-告訴你世界級的標準究竟是什么,然后幫助你達成這些標準,從而保持競爭優勢。
標桿管理,企業從優秀到卓越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