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2月,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辦公廳下發通知,在全國選擇65家國有企業作為示范企業,開展第二批勞動爭議預防調解示范工作。兩年多來,在示范企業和各地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的共同努力下,各示范企業將構建和諧勞動關系作為企業發展的重要支撐,在企業勞動爭議預防調解工作上做出了許多有益的探索和實踐,切實發揮了預防調解在勞動爭議多元處理機制中的作用,為做好企業預防調解工作提供了借鑒。
一、更加注重強化爭議預防預警工作。示范工作強調建立以協商為主要內容的爭議預防機制,努力將不穩定因素消除在萌芽狀態。示范企業認識到做好勞動糾紛的預防預警工作對于構建和諧勞動關系、激發企業內部活力的重要作用,大多都制定了爭議預防預警制度。天津港集團完善了員工思想行為動態預警機制,形成了從工會小組、車間工會、基層工會到集團工會的四級預警網絡,實行員工思想行為動態預警零周報制度。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大慶煉化分公司制定了《重大勞動爭議應急處理預案》,并在公司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基礎上成立重大集體勞動爭議應急處理工作領導小組,完善應急響應和處置措施。重慶市公共交通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制定了《重大集體勞動爭議應急處理工作預案》等。很多示范企業都通過定期召開不同層次、不同范圍的企業管理層與職工對話會,或者通過企業內網、QQ群、微信群等平臺聽取職工意見,實現了企業經營管理者與職工溝通交流的制度化、常態化。有的企業還聘請法律顧問或者設立法律援助工作站,為員工提供法律咨詢和法律援助服務。廣州醫藥集團有限公司實行勞動爭議分類調處機制,建立事前、事中、事后溝通制度,很大程度上消除了爭議隱患,做到防患于未然。
二、更加注重企業調解組織規范化建設。示范企業全部建立了企業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大部分企業都建立了多層級的勞動爭議調解組織,形成了縱向到底、橫向到邊的企業內部勞動爭議調解組織網絡體系。國網山東省電力公司及所屬基層單位共建立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23個,勞動爭議調解小組336個,共有專(兼)職調解員840人。廣西柳州鋼鐵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建立了四級勞動爭議調解組織,擁有1280多人的調解員隊伍。在有組織有網絡的基礎上,示范企業加強規范化建設,多家示范企業都制定了成體系的企業勞動爭議調解制度規定。中國鋁業股份有限公司山東分公司修訂了公司《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工作條例》等規章制度。安陽鋼鐵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制定完善了《勞動爭議調解工作制度》等幾十項規章制度,使調解工作有章可循。多數示范企業還制定了調解登記、調解記錄、調解處理、檔案管理、統計報告、調解協議督促履行、調解協議書仲裁審查等制度,規范了企業調解程序和調解文書。
三、更加注重調解員專業素質的提高。示范企業將提高調解員專業素質作為大事來抓,除了組織調解員參加當地人社部門組織的培訓外,還自發組織開展調解員培訓,邀請仲裁機構上門指導,到仲裁機構旁聽學習,不斷提高企業調解員隊伍素質。北京燃氣集團組織培訓調解員3000余人次。黑龍江大慶煉化公司先后組織6次調解員培訓,47人通過考試取得國家二級勞動關系協調師資質,144人經過培訓考試取得黑龍江省勞動爭議調解員證書。上海新世界集團組織180名調解員參加市人社局舉辦的調解員上崗證培訓,組織186名調解員旁聽黃埔區勞動爭議仲裁院庭審。解放軍第五七二〇工廠調解員積極參加蕪湖市仲裁院組織的庭審觀摩。廣州醫藥集團有限公司與廣州市勞動人事爭議仲裁院共同舉辦預防勞動人事爭議案件業務培訓班,集團下屬30家企業的調解員參加培訓。青海省示范企業舉辦3期勞動爭議調解員培訓班,請人社廳同志授課,近400名調解員取得了調解員證書。
四、更加注重發揮企業調解組織作用。示范企業非常重視落實企業調解委員會工作職責,充分發揮其在化解勞動糾紛方面的作用。內蒙古集通鐵路(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和內蒙古平莊煤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的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在處理去產能企業減員引發的勞動爭議中積極發揮作用,耐心細致地向職工宣傳解釋政策,依法妥善處理安置職工訴求。三門峽黃河明珠(集團)有限公司下屬一家鋁業分公司破產,涉及員工800多人,在勞動關系終止、變更過程中,公司調解組織配合公司相關部門順利完成人員分流任務,沒有發生勞動爭議案件和上訪事件。貴州水礦控股(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調解委員會妥善處理了下屬兩家企業涉及393名職工的集體勞動爭議,沒有引發群體性事件。本次示范工作中,部分企業大膽實踐,在創新調解工作方式上作出了積極探索。中國四達國際經濟技術合作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在勞動爭議調解援助中心的基礎上,組建了達幫網,運用互聯網平臺開展包括勞動爭議咨詢在內的在線人力資源服務,指派專職法律事務工作人員解答,使企業客戶和4萬名派遣員工可以在網上及時獲得咨詢服務。廣州白云國際機場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了員工服務中心,及時將員工需求與所在單位對接,為員工來訪投訴提供“一站式”服務。
五、更加注重對職工的人文關懷。示范企業都認真執行勞動法律法規規定,依法依規進行人力資源管理,落實職代會、廠務公開等制度,與職工簽訂集體合同和專項集體合同,通過民主管理減少爭議隱患。部分企業在此基礎上致力于打造企業文化,將構建和諧勞動關系上升為企業和職工共同的精神追求。中國建筑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吸收中華文化、湖湘文化、中建文化的精髓,形成“以信為本、以和為貴”的企業文化,確立了勞資雙方“共生、共贏、共長”的理念,設立“超英愛心疏導室”,及時疏導排解員工思想波動或對企業產生的不滿情緒,消除負能量,將可能出現的勞動爭議化解在萌芽狀態。
公司名稱:聯創智業企業管理咨詢有限公司
邱老師助理QQ:1239036895 聯系電話:0592-3809710/13779901810(隨時歡迎來電咨詢)
公司地址:福建省廈門市集美區集源路46號集美學府710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