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們的工作和生活中,經常會出現這樣一些現象:在工作中,某些人因為一些利益沖突導致不和,在辦工場所就開始唇槍舌劍,惡言相加;在大街上,因為一些小事兒引起的口角轉變成了名副其實的罵街,引來一大群過路人看熱鬧;在家屬院內,因為鄰里之間的一點矛盾兒就破口大罵,根本不在意其他鄰居如何看待,想怎么罵就怎么罵。
這些人還有很大一部分是白領層人物,他們在日常工作生活的待人處事中都表現的很有風度,但在上面一些小事中卻是大動肝火,讓旁觀的人為之汗顏,也在周圍造成了壞的影響。這些人公民意識不強,不注重公共場所的行為規范和道德修養,是應該受到批評和指責的。
中華民族從古代就有著優良的道德傳統,強調要“克己”、“內訟”、“養心”、“慎獨”、“修身”,強調對自己道德品質的嚴格要求,以求在道德上的不斷進步,大凡有作為者也都把個人道德修養和提高社會道德水平看成是治國安邦的基礎。我們的社會正在邁向現代化,社會現代化必然要求人的現代化。隨著現代化的推進,公民的自我道德修養也顯得日趨突出和重要,成為了精神文明建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作為新時代的中國公民,在公共場所不管不顧,污言穢語脫口而出,不僅損壞了個人的形象,而且也給家庭、單位乃至社會造成了壞的影響。倘若每個人都這樣,那我們的社會將會一片混亂,不得安寧。所以,作為文明社會的一份子,我們在為國家為社會貢獻力量的同時,一定不要忽視了對個人的道德修養,要從一切小事做起,小事情才是人人可做的,小事情才是處處可見的,小事情才能形成整個社會的道德氛圍,這就成了大事。只有從身邊的小事做起,日積月累、鍥而不舍,才能提升自己的道德修養,改善社會的道德風尚,同時也在無形中為精神文明建設貢獻力量。
支持公民道德建設,爭作社會文明公民,讓我們從小事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