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愛,是內心的改變
真正喜歡自己工作的人并不多,這也是人之常情。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地專注在某件事情上,就像天天吃同一種食物,天天面對同一個女子,再美味也會惡心反胃,再美貌也會審美疲勞。
不喜歡就要改變,改變方式無外乎兩種。最容易做到的,是改變外部環境。膩煩了川菜,可以試試粵菜。偶像漸漸老去,就換成最新的玉女。換一種環境,換一種心情,這種改變立竿見影。公司可以更換、行業可以更換、工作城市也可以更換,改變已經不是問題。
改變就能解決問題嗎,也要看情況。大多數時候,改變只能轉移問題,而不是解決問題。換成粵菜,時間長了同樣會膩味;新的玉女,過幾年同樣會老去;對新工作環境,從新奇、到熟悉、再到厭煩,可能又是一個輪回。問題沒有真正解決,又回到當初的起點。
另一種方式,是改變自己的內心世界。佛教徒最初乞食為生,討著什么吃什么,如果把飲食當成修行的一部分,是粗糙還是精美,是川魯還是湘粵,有什么關系呢。美也有多種,在一雙能夠欣賞美的眼睛里,青春靚麗是美,成熟豐韻同樣也是美。
外部環境容易改變,內心世界轉變困難。改變環境,可能是對現狀不滿;轉變內心,往往是因為熱愛。
鋼琴大師每天要練習3小時的音階,只有不斷練習,讓生命融入指尖,才能彈奏出感動自己、打動他人的優美旋律。練習音階,又單調又辛苦。鋼琴師甘受甜美的苦役,只是因為對音樂的熱愛。
做企業每天都要經受折磨,有戰略問題、資金問題,還有人員問題、家庭問題,經常是按下葫蘆浮起瓢。管理者就算身心疲憊,也不愿輕言放棄。不是喜歡層出不窮的問題,只是因為對事業的熱愛。
企業為什么要建立企業文化,從某種角度說,也是為了培養員工對企業的熱愛。企業人浮于事、人才流動過快,表面看是員工要改變工作環境,實質上是員工缺乏對企業的熱愛。任何一樣工作,做久了都會疲勞。如果通過企業文化建設,讓員工認可這個事業,認可公司的未來,就算有這樣那樣的困難,公司也能繼續發展的。員工留下來,不是工作沒有困難,只是因為對企業的熱愛。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熱愛,是內心的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