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變為藝術,藝術變為科學
我在多年的工作過程中總結出了這樣一句話“科學變為藝術,藝術變為科學”的思想。我同時在給企業做管理培訓工作,因為我個人認為,我們企業要想很好的發展,單單靠四處招賢納士是不夠的。我覺得從企業基礎要抓起,這就主要分為三個階層來說,高層管理,中層管理和基層員工。
首先,我們一個企業要做到可持續發展,人是非常關鍵的因素當然產品的技術含量也很重要等多方面因素。必須要對員工從上到下做到目標統一,思想就要先做到統一。所以我很贊同企業管理一半是培訓這個理念!
下面我主要解說一下自己的‘科學變為藝術’的觀點。我們不論什么產業正如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研究會管理科學研究所催長林先生所言:“從管理學的角度去看問題,‘管理科學’與‘管理藝術’本來就是一個事物或一個過程的兩個方面,世界上壓根就沒有能超越了科學的藝術,也沒有不講藝術的科學”。這樣我們很明白的理解到管理既是一個科學理念又是一個藝術的理念。那么我們如何將科學變為藝術呢!科學人們通常會想到自然科學理論研究過程中,摸索事物發展的必然規律。藝術我們很容易想到工藝美術品等作品的價值觀。
很多年前上學的時候我的導師郭世明教授告訴我,做技術研發工作要有一個藝術家的思想和頭腦,設計出來的產品要有著追求藝術品一樣的心態去完成。我回頭想那就是讓我追求完美在完美的思想。我看到資質比較老的高級工程師設計產品原理圖都是一步一步改出來的,沒有見過誰落筆就能一次性設計好一張符合設計要求的原理圖來。都是先設計測試在修改在調試才達到設計目的,達到市場客戶需求。這樣我才想到美術畫家的藝術,一個畫家要畫出一幅優美的作品,他的技術功底就是從美院學來的科學理論和自己多年積累的經驗總結,當他畫到素描的時候就有客戶說‘太美了!’,這時這位畫家心理想我還沒有達到自己的追求美,那就是還沒有上色彩。這就是要讓客戶滿意而自己不滿意的一種科學變為藝術的追求心態。催長林先生談到:“當某種具有技術性的工作發展到一定階段時,便呈現出藝術性。”我非常贊同他這個觀點。
所以我覺得我們在做任何事情都要有一個藝術的心態追求和完成自己所掌握的科學理論性的東西,那樣才能做好做的完美!
‘藝術變為科學’的觀點怎么理解呢!在我培訓過程當中有人初聽到這個話反駁道,蒙娜麗莎是個藝術你能變為科學嗎?我回答我們可以把藝術變為科學不能把藝術作品變為科學,蒙娜麗莎很明顯是個藝術性作品。
在工作當中我們常常會看到自己做不到的事情而有些人輕而易舉能做到。我覺得這就是一門藝術。例如說我們在銷售過程,一個團隊中有些人不用拜訪客戶通過電話就可以接單。這里體現出的是他的個人電話溝通藝術。在生產線上幾百位師傅做出的產品,就有那么一兩個師傅做出的產品可靠性穩定性一致性都很好。這里體現出來是師傅的生產制造工藝藝術。我們就把這些個人所具備的獨特之處稱為是他的藝術,可不可以這樣認為呢!
如果我們能把他們的個人藝術編寫成一種制度,那么每個銷售都按照他的電話溝通藝術去做會是什么好現象,每一個工人師傅都按照具有藝術之處的師傅方法去做,那么就沒有做不好的產品。
不論什么產業我們只要總結出最成功的方法,成功的思想就是你的藝術,將成功的方法編寫成一個產品制作的制度。按照成功的方法去做就不怕做不成功。我們要把個人所具有的藝術變為企業制度,也就是把藝術變為企業科學制度。
這就是我個人主張的“科學變為藝術,藝術變為科學”的思想。不知道大家有什么看法,我希望有興趣看到的讀者能對你事業有所幫助。希望看到大家的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