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采暖散熱器行業的郭日紅來講,經營企業,創新生態已算不上什么新鮮事兒了,而當筆者“潛伏”他兩三個月后,一一與眾不同的創業和人生故事,啟發了我理解他采暖事業所走的不尋常之路。所以筆者的文章就多了一份對于他迵異不同經營哲學的推崇,多了一份對于他細膩情感的揣摩。筆者期望此文帶給讀者的是,郭日紅堅定的采暖事業追求,郭日紅追求完美的行為品格,以及郭日紅內心深處對于合作者、員工、經銷商的熾熱情懷。
郭日紅:新長征路上……
(為顧問企業品牌形象提升而作)
宗建瑩北京報道
2010年6月11日。和眾多球迷一樣,郭日紅關注著已啟的世界杯;和眾多球迷不一樣的是晚上8點,他沒有坐下來去看開幕式,沒有去看南非與墨西哥、烏拉圭與法國的首日揭幕戰。他則關注的是經濟學層面的南非世界杯曼德拉的個人影響解讀、誰會贏在世界杯中耐克、阿迪等企業的品牌秀和包括赴南非企圖在此世界杯中彰顯她演唱風格的歌手阿朵……
生態沃德的掌門人郭日紅已習慣了他的專注思考,而不是人云亦云。變幻不息的商業潮流中,辨別自己需要的方式和方法,不迎合,不迷失,不走尋常路,這在采暖散熱器行業已進入深水區,競爭異常劇烈的今天,似乎無比的重要。
不熟不做:保守與冒險共生
有業內專業人士把新型采暖散熱器行業劃分為四個階段:“啟蒙與復興”、“躁動與探索”、“發展與理性”、“創新與和諧”。很顯然,郭日紅2007年沃德的加入是在“發展與理性”與“創新與和諧”的兩個節點間。10多年來建筑、地產的歷練,讓他對包括采暖設備等房地產工程材料有了一個清晰、精準的認知。采暖散熱器著實為一低關注度、高使用度的產品。就其一般生產的作業過程來看,并無其他加工類產品的特別之處,而就僅僅與采暖系統水的密切交道,供暖水系統中的直供系統、二次熱交換系統和獨立供暖系統,都有著對產品、對材質不一樣的適應性要求。
塑造了一個個地產品牌,深知品牌“軟實力”對于企業 、品牌生死攸關重要的郭日紅,早在10年前就有著投資采暖行業的沖動欲望。還是在他的縝密、獨立思考抑住制住了當時的沖動,同樣的思考還抑制住了沃德起初的電采暖設備的生產和建廠第二年壓鑄鋁散熱器產品線的投資。郭總坦言,08年的壓鑄鋁散熱器生產線的投資萌動,當時受大部分南方散熱器廠家出口形勢旺盛的影響,時值采暖散熱器委員會在杭州召開壓鑄鋁散熱器研討會。這次的研討會,在后看來是采暖散熱器委員會適時對多數浙江壓鑄鋁散熱器廠家投資冒進,引導企業理性的發展壓鑄鋁散熱器,界定產品使用系統環境的一次重要會議。
郭后來在與袁清博士的調侃中說到,就是袁的那一篇《鋁制散熱器熱的冷思考》,讓他放下千萬元的投資。不過調侃歸調侃,袁清也只承認沷的是一盆“溫水”,而郭也直言,他當然也有他的思考。
10天前郭赴上海參觀世博會,別人都是先擠著看中國館,而后再選擇看西班牙館、法國館……,而郭日紅則不同,他首先觀看的是國外館的建筑、人居、搭建過程對生態友好和友善,而留著最后、最多的時間慢慢品味博大精深的中國館,這與民族情結無關,但也有關。這又是郭的“同”與“不同”。
瞄準采暖行業,但伺機啟動投資,郭花了6年多時間。淘汰起初的電采暖項目和及時抑制的壓鑄鋁生產線的投資,可以看出郭日紅在商業判斷上從不迎合潮流之風,“不熟不做”,對郭日紅來說是一個絕對不可觸碰的原則。就連沃德的商標建設,郭也是花了心思,且準備的相當的充分。當初“沃德”的商標注冊有北京某家公司申請注冊在先,但郭敏銳的觀察到其也還在申請注冊當中,所以郭用了他的“世紀沃德”和聯手“沃爾德”和“德沃”做了“圍堵”,又啟用了用注冊沃德的服務商標,逼使商標機構用此“例證”,駁回了北京某公司的申請注冊,為沃德產品類商標的申請注冊鋪平了路子,如今,包括“沃德生態”、沃德的英文商標“worldde”的產品類、營銷類、安裝類,甚至包括沃德的防御性商標,郭都一一與戰略合作方進行了充分的商討。
三思而后行,這對于4月5日剛至不惑之年,身為兩個孩子的人父來說多了一份淡定。即使很多人認為郭的沃德企業進入行業有點稍晚,很多品牌已賺得盆滿缽溢。他從未動心,他解釋說,在這方面可千萬別太自信,企業發展、品牌的建設是有規律可循的。正如老子《道德經》中所說“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貿然的事,沒有絕對把握的事,用現在一句時髦的話說“被投資”的事,我是絕對不會干的。
悟透了孔子 “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的郭日紅,更深知其背后的哲學意境。他始終認為經營一個公司或品牌,無論如何都必須有全體員工遵守的規則或思想,這是經營哲學的第一位。其二,經營的哲學是用來表明企業的目標,企業的誕生是以創造社會價值,回饋股東和員工,豐富和提升采暖散熱器行業的品牌內涵為己任。其三,經營哲學,就是要賦予企業一種優秀的品格,以德治人在企業上下形成良好的經營氛圍。
不強不爭,慎初與霸氣相伴
潛謀與無形,常勝于不爭不費。在今占地150畝,已建設的5萬平米廠房,近200套行業尖端設備以及企業惟一一條全自動化的高端生態生產線已誕生在沃德工業園。這似乎與郭日紅謹慎投資的起初階段形成了強烈的反差。在筆者是看來這又多少應征了郭日紅骨子里的獨斷、果斷。
說起郭的獨斷,郭先是一笑后答道:“是啊,但我沒有專行,所有的投資計劃都是股東大會上獲得批準的,當然意見有分歧那是正常的事兒。”當領導就得有領導藝術。6月5日郭是給自己放了一天假,不過他這個假放的是非常藝術,從杭州直飛北京,在參觀生態展廳、選購他辦公室旁茶室的紅木家具時,和他的戰略顧問、VI系統的設計師輕松藝術的溝通了沃德的下一步戰略構想和實施方案。郭經常是這樣,在輕松的氛圍中統一思想 ,形成合力,說干就得加緊干、加快干。慢進則是不進,慢作為同樣等于不作為。
2009年12月份,全國采暖散熱器行業在深圳召開的常委會,郭被安排作為企業做典型精英交流發言。坦率地說,剛剛涉足行業才3年的企業 ,即便有經驗也可能不是那么成熟,而就在這次會上,郭的《確立目標,整合資源,創行業發展最快企業愿景》的主旨演講,引起了行業上下的震動與關注。
這次會上郭勾勒出的沃德“創采暖散熱器行業發展最快企業、創采暖散熱器行業社會責任力最強企業 、創采暖散熱器行業文化營銷頂尖企業、創采暖散熱器行業最佳雇主”的愿景,似乎讓我們再一次領略郭在生產設備、工業廠房“硬實力”投資之外的“軟實力”建設的霸氣與堅定。
郭日紅承認他在中央黨校、清華房地班的進修時,收獲最大的是他對企業文化、品牌建設的認知。這以后可以說直接影響他操盤的地產和今天的采暖散熱器行業。而在采暖散熱器行業,郭敏銳地把握,這個行業中“文化營銷”亟待開發的懇地。所以有了沃德品牌建設中企業歌曲的譜寫,行業品質內刊《沃德主張》的出版,還有包括一系列“綠暖人間”戰略、“廠商聯銷體戰略”的實施。細心人同樣會發現,文化建設郭同樣的走的是不尋常之路。
至今,對于強化“軟實力”的建設,郭已感悟至深。“軟實力”,郭闡釋道,原是一個對外的說法,是國家與國家之間的競爭語言。而今已被企業和品牌建設所啟用,較強的“軟實力”就是吸引力、感召力的生動體現。企業建設“軟實力”。是企用好的對自己有吸引力的文化,去吸引別力,用一種自己有的智慧解決好自己的問題,以啟迪幫助他人。
郭說,古代孟姜女將長城哭倒的故事,就是一個生動“軟文化”的經典案例,“長城”代表著國家“硬實力”,而孟姜女哭倒長城則代表著某種“軟實力”。“軟實力”不在于也不是直接來源于“硬實力”,不是“硬實力”的軟性翻板。孟姜女故事體現了人民群眾自發的思想感情,體現了從他們的立場上,看待周圍人及看待自己的訴求。
而今沃德企業的“軟實力”構造,已初露端倪,前段時間,業務經理張榮生在接待某經銷商,某經銷商在參觀完生產線時,提出了一些中肯意見,但仍堅定的要與沃德企業合作,并表示沃德的生態建設 、營銷建設、品牌建設已堪具一定的水平。
沃德軟、硬實力的構建,已是邁進采暖散熱器行業較強企業的重要舉措。沃德產品獲住建部科技成果鑒定,獲采暖散熱器行業“金質獎”的最高獎項。郭在數月前,他的一次房地產例會上說,前兩年我是用干地產品牌的方法干散熱器品牌,現在我可是要用干散熱器的品牌建設方式來干地產了。顯然,這些都已佐證著郭日紅沃德品牌建設的成果。住建部科技成果鑒定,據說每年行業只有一至兩家企業獲此殊榮,同樣的“金質獎”的含金量是在于,“國家免檢產品”停止、“中國馳名商標”門檻較高、“中國名牌”國家質檢總局還沒給采暖散熱器行業“挖坑”。據悉,采暖散熱器行業即將組織“行業走進名企報道組,走進沃德企業”,相信這一次以關惠生為組長的一行,會大舉收獲。
不綠不搏,責任與慎初影隨
3月16日綠暖人間“戰略”北京路演儀式,郭日紅向全體暖通行業的經營者發出了低碳采暖的倡議書。傳媒人唐英至今仍記得郭當時擲地有聲的8條倡議。倡導綠色生產,構建綠色體系,踐行綠色責任。在郭日紅看來這是新時期作為一個企業、企業家對社會和消費者負責任的追求。如果我們說前面郭日紅謹慎進入散熱器行業,找準軟、硬實力的作為突破口,進行的是一場企業長跑運動的話,那么這次他的“綠”追求,我們則可以理解為是他的新長征之路。
談到長征,郭日紅不禁想起1934年10月——1936年10月的這個時期,共產黨的幾十萬軍隊艱難跋涉兩萬五千里,從華南轉戰華北,后主宰了中國命運。但他緊接著話鋒一轉,從品牌營銷角度看,那個長征是一次整合了“群眾運動”、“社會組織”、“行政管理”、“思想宣傳”和“瓦解敵軍”等政策的“品牌傳播運動”,并由此提煉出以“反對日本帝國主義”為宗旨的“獨特銷售主張”。
翻開《沃德主張》你會清晰地看到沃德企業 “豐沃共贏,德行天下”的價值觀。你會看到“四創”的企業愿景,你會看到沃德的行為準則。這一切如今已成了郭日紅新長征路上的重要裝備。但郭仍清醒地知道,“生態沃德”才啟開頭。沃德經過的“世紀沃德”——“沃德”——“沃德生態”——“低碳先鋒”——“金三角”,以至最后創建的“散熱器規模門戶集團”的品牌建設的長征之路還僅僅走了一半。郭和他的戰略合作方同樣認為,如果說前兩年的品牌建設、營銷推廣是“第一戰役”話,那么下一步工作將步入沃德品牌的第二戰役,包括“戰略的精細化”、“渠道助銷的精細化”、“營銷模式的精細化(產業縱深拓展方略啟動)”、“戰略合作伙伴關系拓展精細化”、“廠商聯銷的精細化”、“工程項目跟進精細化”、“品牌建設精細化”的全面精細化階段。此外,他還會全面檢視沃德的VI傳輸的粗放和游離渾沌的品牌傳輸。他的戰略合作伙伴建議的建立有沃德加入的采暖散熱器行業低碳聯盟、低碳模式研討會、下一步“劍指渠道300”的經銷商大規模的合作活動,將會在下半年全面呈現。
近兩年的沃德品牌建設,郭日紅已悟到生態沃德的品牌核心價值,在于創造一個區別于其他品牌,提供給消費者獨特的利益和價值。他認為這將來才是沃德品牌的靈魂,是沃德企業競爭力的表現,更是沃德品牌建設和發展過程中始終要堅持的內在精神。而在這一場品牌建設的曠日持久的戰役中,人是第一位的。筆者在接觸到的無論是郭的戰略合作者,還是技術總監褚文生、營銷總監范山嶺、生產總監王文明等中高層,以及普通員工,對郭的與人合作的精神都眾口一詞,有口皆碑。已經跟郭合作近20年的李生財老總,春節后感覺不是很舒服,郭硬是帶他到北京301醫院做了近一個禮拜的全面身體檢查,郭始終陪伴左右。而同樣是去年丈母娘生病北京住院,郭也只是開始做了安排,隨即去忙著他的工作。對此,他解釋說,家里的老人、妻子、女兒和兒子已經習慣了,所的欠賬慢慢來還吧,而對于合作者、同事咱們不能欠賬。這恐怕也是我們理解的郭日紅的“同”與“不同”。
“綠”是沃德發展、品牌建設的一個標準、一個門檻,投資數千萬的行業生態生產線,郭已是五次南下杭州和上海。建設“綠”品牌,郭一次次挑燈夜戰,一次一次討論與綠、生態相關的主題活動、一次次研究沃德品牌展覽、展示方案。
誠如近期在行業盛傳的《中國采暖散熱器行業品牌建設范本》中所提到的一樣,沃德與意莎普、隴星企業率先拉開采暖散熱器行業的低碳建設大幕,用順應國家產業政策,迎合消費者的低碳傳播,創造了行業品牌建設的樣本,鮮明地詮釋了品牌戰中一定要明確自己與競爭對手的差異,并在重新競爭后的排序中爭得新排名。沃德的品牌建設,郭日紅擬用他十多年來對婚姻家庭的專注一樣,一以貫之,一往無前。
無疑,這北有意莎普、西有隴星、中有沃德的行業低碳品牌的“金三角”,已在采暖散熱器行業的產生深刻影響,并引領著采暖散熱器行業的工業文明和進步。此時,郭日紅喜悅之余,更深知沃德“綠”的責任、深知沃德生態建設的任重道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