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這今天,“鞋王百麗”爆出猛料,在曾瘋狂過的資本市場上,百麗終不能止住頹勢的命運,7月27日百麗國際退市,一代鞋王“落幕”,一個時代結束。
或不僅僅是女性的青睞,大部分去百貨商場陪女性購鞋的男同胞或都有這樣體會,只要你走進百貨商場,幾乎超過一半的鞋專柜系出百麗門下,它們中包括百麗、belle、teenmix、tata、staccato、senda、basto等逾10個品牌。“凡是有女人的地方就有百麗,只要有百貨商場的地方,就有百麗的身影”,這成了百麗創始人盛百椒引以為傲的豪言壯語。
是誰動了他的奶酪?市場有永遠的王者?有一成不變的規律?百麗,現在來梳理和總結它還顯得過早,或一兩句話也未必能找到其衰敗的癥結所在,不過有一點可以確信的是,鞋業以百貨商場為渠道的核心時代正式結束。百麗過去成功興于百貨商場的盛起,百麗的落幕或多源于對百貨商場的無限執著。
江湖已不再是曾經的江湖。采暖散熱器行業的“渠道市場”是否能在“不再是曾經的江湖”中獨善其身。筆者近日在所兼職的采暖散熱器行業“渠道市場”的走訪和調研中,委實感受到行業的“渠道市場”也正經歷著劇痛。
不再是曾經的江湖。包括江蘇、河南地區“渠道市場”的經銷商 對“新業態”的侵襲疾首蹙額。有經銷商聲稱約有40%的業務被裝飾公司攬入(或不完全準確)。同時經營“舒適家居”和更多的“小區市場”也分食了散熱器專賣店的市場。
百麗的慘痛正或有多半“新業態”的沖擊,這種“新業態”固然當屬“電子商務”。其百麗的案例說明:以前時代里的企業競爭,只是平面二維的、同行業之間的競爭,這個時代的競爭,則是三維、四維乃至更高維度的跨界競爭。
百麗成了“電子商務”在黑暗森林中與百貨商場渠道超級對決下的犧牲品。采暖散熱器的“高度定制化”受“電子商務”的影響或不會像非定制產品的鞋市場一樣來的快。而2015年較多新開辦的裝飾公司和傳統裝飾公司,紛紛染指“O2O”和“整裝”。“O2O”直逼過去商家傳統的“坐門等客”,將線上線下聯動起來,而“整裝”又讓包括散熱器在內的裝飾建材部品,納入了家裝公司的銷售體系。
如果說百麗是“電子商務”和“百貨公司”銷售形態之變的話,那么散熱器“渠道市場”被家裝公司等業態的侵蝕,則不是簡單的“形態”之變,套用互聯網的一句話,那叫“降維打擊”,其產生的結果是致命的。十年前,有經銷商聲稱是“地暖”分了散熱器的一杯羹,在筆者看來,這多少有失公允。“散熱器”和“地暖”不同業態的競爭和研磨,提供了更多消費者的選擇,而今的裝飾公司或是真正的搶著散熱器專賣店的蛋糕。五年前,有人聲稱“與你競爭的對手或是你看不到的”,或沒有多少人相信這句話。但今天散熱器“渠道市場”裝飾公司的來勢兇猛,似乎印證了那句預言。
商業模式的更迭讓今天更多的企業“其亡也忽,其興也勃”。也是在五年前筆者提到散熱器“渠道市場”的“五宗罪”:一、產品信息對稱;二、店鋪人流少;三、成活率不高;四、消費者的習慣性懷疑;五、消費者消費旅程的變化。而如今看來這“五宗罪”又似乎還要增加以上的“新業態”的侵蝕。
美國詩人弗羅斯特的《未選擇的路》這樣寫道,黃色的樹林里分出兩條路,可惜我不能同時去涉足,我在那路口久久佇立,我向著一條路極目望去,直到它消失在叢林深處。這首膾炙人口的詩有著深邃的哲理,隱喻人們行至分岔路口時,對路線的選擇至關重要。當下的散熱器營銷市場或同樣面臨路線的選擇。
無論是裝飾公司“O2O”線上溝通捕捉更多新生代消費群體,“整裝”帶來的對散熱器經銷商的影響,還是與裝飾公司一樣的“舒適家居”的“新業態”沖擊,對于傳統的散熱器店鋪的挑戰無疑是巨大的。而擺在散熱器廠家面前涉及企業戰略調整、營銷策略的重新安排,以及銷售方式的引導或迫在眉睫。
當下散熱器的“渠道市場”或需要找到裝飾公司的競爭軟肋和“舒適家居”的新理念,在其“痛點”和“焦點”上沉潛下來。筆者以為,更多“整裝”概念下的裝飾公司,或不能對每一個建材部品從生產、技術以及營銷角度闡釋的較為完整。而對于散熱器這一“定制生產”和包括“完美應用”有著與“管路系統”密切關聯的特殊建材產品而言,強化經銷商自身的技術、營銷能力是當其時。
“舒適家居”店對散熱器專賣店的影響是必然的,它以“冷暖風水”(制冷、采暖、新風、凈水)業態,可以說將原采暖散熱器專賣店的采暖產品整合到了一個新的業態市場。必須認識到這種“新業態”是一個以消費者的品質體驗、人文感受的一種心智模式。筆者也曾倡導“舒適家居”的“橫跨文理、融會中西、涵養生態、集聚要素”等“十六個字”理念。
據華爾街見聞,在5月16日的發布會上,百麗首席執行官盛百椒表示,過往百麗未能轉型成功,自己仍然不會開電腦,連微信都沒有,對市場的變化沒有做出很好的預判,欠缺目前應對市場更加復雜情況的能力,進而導致了如此局面,“沒有找到轉型路徑,主要責任在我”。
中國30多年的市場經濟培育了諸多的行業中的“在位企業”,這些“在位企業”的創立和早期的快速成長,依托于技術、市場、外貿、運營等某一方面的“一技之長”,缺乏“一技之長”的企業難以贏得生存基礎。所有這些企業值得肯定和尊敬。
不過據筆者觀察,這其中大部分企業的戰略、管理、品牌、市場、營銷似乎陷入了長期的“路徑依賴”而很難于走出。沉迷于過去成功的路徑而自縛手腳,陶醉于表面的成功而忽略運營體系的提升與核心能力的培養,以及缺乏否定的內心挑戰等,或是潛伏著的巨大危機。
采暖散熱器“渠道市場”從某個側面看,或是采暖散熱器企業的“風向標”。我們或看到某些“在位企業”獨領風騷三五年后或進入“疲勞期”,而一些所謂的“后來者”,依據其自身研發、深度助銷、品牌建設正“換道超車”。“渠道市場”已今非昔比,新業態、新理念、新的價值觀念正考量每一個參與競爭的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