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教練的“問題”觀
人們來找教練總是帶著這樣或那樣的“問題”而來,并有意識無意識地把教練當作是解決問題的專家,這就需要教練要對“問題”有一個清醒的認知。每個人面對問題時,潛意識層面都隱藏著定義“問題”的基本信念或前提假設,說明著問題為何產生以及如何解決,這些信念是隱藏于內而不易察覺的。心理教練關于“問題”的基本信念集中體現在以下四點上。
1) 問題不是一個不好的客觀狀況,而是一個不好的個人情緒狀態。因此,我們洞見到:問題不是問題,以怎樣的狀態面對問題才是問題;故心理教練致力于人們面對問題時的狀態進行調整,而非針對問題出主意、想方法、給建議、講道理。
2) 問題不是一個客戶狀況,而是看待這個客觀狀況的心智模式和思維方式。愛因斯坦說:“不要用制造問題的思維方式解決問題,必須要用更高層次的思維方式來解決。”在他看來,問題都是由思維方式制造出來的,不升級制造問題的思維方式去解決問題,不但解決不了問題,反而制造出更多的問題來。因此,我們說:問題不是問題,把它看成問題才是問題。
3) 問題不是一個客觀狀況,問題只是我過去記憶的重播而已。問題是不好的情緒,而情緒來自過去的記憶,因此,問題只是我過去的記憶在這個當下的重播而已。只是有的”過“我們記憶清晰,有的記憶很模糊,有的我們在意識層面完全不記得。
4) 問題不是問題,而是待研究的課題和要提升的機會!即佛家所講:煩惱即菩提。農民所說:莊稼一枝花,全靠糞當家。人們在高能量狀態下很容易從問題中看到機會,而在低能量狀態下則很容易被問題纏繞,當他竭盡所能地要解決問題時,常常反而制造出更多的問題來,使得問題更糟了。因此,在心理教練看來,問題只是過去記憶的重演,問題的出現就是潛意識給我們發出的信號——清理“過去記憶”的機會到了!從而讓我們有機會以今天更有智慧的眼光來洞察人生和把握當下。因此,心理教練會激發人們以驚喜的心情去探索和把握問題背后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