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邊老師接受《中外企業文化》雜志專訪
《中外企業文化》記者問:有一種觀點說,領導者不需要事事通達,更重要的是知人善任,借用其他人的智慧完成工作,您贊同這句話嗎?領導人需要成為專家型管理者,還是綜合性管理者?
何邊老師回答:您說的第一個問題,是被廣泛贊同的,領導力的最新概念也提到,領導力就是影響帶動他人共同實現目標的能力,在國際管理界對領導力研究過程中,大約60年代的時候,也曾經認為,一個人是否適合做領導,要從他具備的技能情況來看,但隨著后期的不斷研究,人們發現,其實做領導的,未必是自己一定會做什么,而是看是否能調動別人,讓別人支持你達成目標,尤其是到了90年代,管理界提出了教練型領導力,教練型領導力研究的焦點是心智模式,提到的是,做領導要具備調整人們心態的能力,這一提法,在領導力的研究過程中是一個質的飛躍,從此以后,改變了一個觀點,從原來的“對事不對人”到“對人不對事”,教練型領導力認為,只有把“人”的問題解決了,才能從根本上解決“事”的問題。現在有一句話流行的話,“得人心者得天下”,正說明了這一點。
當然做領導,還分大領導,小領導,當企業處在創業期、生存期、發展期,以及成熟期的等不同階段,領導所扮演的角色也不一樣,應做適當調整。這里給大家“五級領導人的說法”,請大家參考。
至于第二個問題,我認為,做中層的時候,可以是內行領導者,而做到高層的時候,更多的是需要戰略決策等工作,更多的是企業的方向,團隊的打造等工作,正如柳傳志曾經說過的:“定戰略,搭班子,建隊伍。” 所以,作為企業高層,更多的應該是綜合性管理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