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點有數董事長袁岳在2016年4月9日于美國波士頓接受騰訊財經采訪時表示,五年之內,互聯網將從2D轉為3D,進入3D互聯網時代。這是一種高于“PC端互聯網”以及“移動互聯網”的新的互聯網形態。
“簡單來說,就是打開所有的互聯網,首先長得像游戲。3D互聯網最強的人就是會玩游戲的。”袁岳表示,“今天大熱的AR或VR都是為那個時代預備的,會成為3D互聯網時代的基準技術。”
袁岳此次到訪波士頓,主要是受邀參加哈佛中國論壇創業大賽,擔任評委 。本次哈佛中國論壇創業大賽還邀請到真格基金創始人徐小平、軟銀亞洲投資基金首席合伙人閻焱、洪泰基金創始人盛希泰等多名資深投資人到場,和海外創業者交流新的創業風口和創新機遇。
裸眼VR將給VR眼鏡產業帶來沖擊
2016年被稱作“虛擬現實(Virtual Reality,簡稱VR)”元年。數據顯示,2015年全世界賣出了100萬臺VR設備 。自2015年四季度以來,已有逾50家A股上市公司公開披露其涉足VR產業鏈。但是,袁岳表示,作為早期投資人,如果只看到某個元年才開始投資,就已經晚了。
“我在2014年就認為可穿戴不再有投資價值,所以現在這波VR頭戴式顯示器相當于一年半以前的可穿戴。”袁岳解釋道,“一旦有一個主要的VR市場參與方做技術開源,那么其他就變得都不值錢。我認為這一波VR熱潮很快就會過去。”
袁岳透露,從兩年前就開始投資裸眼VR。該技術將會VR頭戴式顯示器產業形成沖擊。
中國VC最大的不同是機構化
今年年初,華興資本主席兼首席執行官包凡曾經撰文表示,應當警惕人民幣創投LP的散戶化趨勢,即越來越多的風投機構降低準入門檻,讓以往一些并不具備相應資本實力的人,進入到市場中來,有可能會增加系統化風險。
當被問到是否同意包凡的觀點時,袁岳卻從另一角度看待這一問題,稱中國VC最大的不一樣是機構化。“尤其是早期VC。美國早期VC很少有基金,都是個人投資。中國連早期都是基金、都是公司,連5000萬都會成立一個基金。”
袁岳坦言,個人或是機構樣式于投資而言,并無優劣之分,“個人投資最大的好處在于早期投資的時候可以不需要那么嚴格,這種方式有助于更多的項目遍地開花。而機構化之后總是有一套程序、審核等,實際上是給錢給得更不容易了。但是,從另外一個角度來說,項目管理反而也是更規范一些。”
當被問及目前“資本寒冬”的大背景下,創投挑選項目是否更為謹慎時,袁岳表示,國內股市動蕩導致中國的LP資源減少,以及美國基金對中國早期公司的投資熱情減弱。兩方面影響下,的確出現了“資本寒冬”的感覺。但袁岳同時強調,“也要看項目處于哪種類別。可穿戴,O2O創新企業現在比較難做,但是硬件、精準服務業、大數據的,現在仍然情況良好。”
網紅經濟中話語權會進一步轉向年輕人
靠短視頻在網絡走紅,并積累800多萬粉絲的網絡紅人“papi醬”獲得千萬元投資,估值過億后,網紅經濟是否會成為創投尋找的新風口,引發行業討論。
對此話題,袁岳認為,網紅經濟的價值是改變傳播模式,但是特定網紅本身的成長空間會比較有限。“網紅沒法把自己變得規模化,就像一只再大的老鼠,可以拖動油瓶,但不能拖動卡車。因為網紅過于分散,從商業意義角度,產生很多個巨大估值的可能性比較小。”
但袁岳同時肯定了網紅對于傳播模式的改變,“真正改變的是互聯網話語權力的轉移。從大V時代到了網紅時代,話語權會進一步轉向年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