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化程度越高,租房子住的人群比例越高。”在日前舉行的保利地產2018南沙首次經濟峰會——“鑒南沙,見世界”上,經濟學家陳淮如是說。
租房子人群比重會越來越大
為什么中國需要粵港澳大灣區?租購并舉究竟對房地產會帶來什么樣的影響?著名經濟學家陳淮表示,城市的建設,已經不僅僅是單純的引進外資就能夠成型。粵港澳大灣區是國家繼此前40年改革開放之后,為中國經濟體制向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邁進尋找最好、最適合中國國情的體制模式的一個重點節點,所以需要粵港澳大灣區。
另外,針對租購并舉以及合理的經濟投資,陳淮也提出了他的觀點:越向現代化靠攏,租房子住的人群比重反而會越來越大,北京、上海、廣州、深圳也是這樣,深圳有七成人租房子,廣州也有四至五成;更多的都市人租房是把自己的房子租給別人,自己去租別人的房子住,這與“房子是用來住的”提倡并無矛盾。但是房子也有另外一種屬性——它是資產,會升值,租出去獲得租賃收益,或者持有過程中享受價格增值,這是價值屬性。越向現代化靠攏,這個經濟現象會更明顯,在房價波動的過程中,房子可以用來居住,不像消耗品一般隨著技術的更迭創新而跌價,所以房地產是城市資產的安全邊界。
大灣區特色是文化多元化
南沙是廣州的城市副中心,港口經濟與香港合作更可帶動高端產業的聚集,帶動廣州發展南沙之于粵港澳大灣區的機遇是什么?暨南大學管理學院教授、規劃學家胡剛認為,粵港澳大灣區的特色是文化多元化。這種多元化的文化不止推動了創新,更增強了城市的活力。更加創新、有活力的南沙,是廣州配合粵港澳大灣區發展的重要一環。同位于粵港澳大灣區的香港與南沙,對高端教育、醫療有著同樣的認識,香港與南沙的強強聯合,將使南沙有更大的發展空間。而南沙的大型規劃發展,也將帶動廣州的進步。
無論是貨物吞吐量名列世界前十、有“粵港澳大灣區最大的綜合性主樞紐港”之稱的廣州港,匯聚4600多家航運物流企業、增長超過12倍的灣區貿易,還是落戶92個世界500強企業投資項目和103家總部型企業的產業經濟(截至2017年第三季度),南沙都積極探索粵港澳深度合作模式,承載門戶樞紐功能的廣州城市副中心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