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世界很多國家一樣,慢病已經成為影響中國人民健康的最主要威脅之一。2008年,全國界死亡人數約5700萬,因慢病就死亡了3600萬,占63.3%。同年在中國死亡的960萬人中,因慢病死亡的高達800萬,占83.3%,比世界平均水平高20個百分點。
陳竺說,慢性病不但對所有國家構成現實挑戰,而且給公共健康、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帶來現實影響。慢性病已經引起全球的高度重視。聯合國大會、世界衛生大會等一系列國際會議呼吁全球行動,專業機構成立全球慢性病聯盟。
陳竺認為,不合理的飲食和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是導致中國慢病高發的重要原因。比如80.9%家庭人均日食鹽量超過了5克,83.4%的家庭人均日食用油攝入量超過25克,52.8%的居民蔬菜水果攝入量不超過400克,47%的中國男性仍然處于每日吸煙狀態。同時,中國居民經常鍛煉的比例仍然很低,18歲以上居民中,僅11.9%的人經常鍛煉,有17.4%的人過量飲酒。
陳竺強調,因慢性病造成嚴重的疾病負擔,目前占總疾病負擔比重的69%。正處在快速健康轉型時期的中國,面臨慢性病和傳染病的雙重威脅。世界銀行預測,如果不加以控制,中國40歲以上人口的主要慢性病病例數將顯著增加,在未來10――20年,心肌梗死、中風、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糖尿病等主要慢病將增加1-3倍。
據陳竺介紹,在經歷了6個轉之后,目前中國慢性病防治策略以營造健康支持性環境為最終目的,強化政府的主導意識,明確政府責任。同時,強調預防為重點,社區為基礎,社會廣泛參與,特別是關注農村和貧困人群,提高居民抵御慢病的能力。近期,衛生部正圍繞國民經濟“十二五”規劃中“人均期望壽命提高1歲”的目標,結合醫改各項工作,聯合發展和改革委等15部委即將下發《中國慢性病防治工作規劃(2012-2015)》。衛生部正在制定的“健康中國2020戰略”,同樣把慢性病防治作為重要的內容之一,將采取有效防控措施,控制重點慢性病的共同危險因素,力爭到2020年,遏止、扭轉和減少慢性病的蔓延以及對健康的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