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微企業一聽就是不具備競爭力的小主,人少、錢少、資源少,風險大,大企業基本不跟小微企業合作,因為風險大。由于客戶不多,從供應商那里拿到的折扣比例少。企業規模小,招聘員工也成為難題,規模太小,員工不肯來。銀行基本不肯貸款,因為小微企業還貸能力太弱等;政府也不管管你,你看小微企業有什么政府官員主動上門去關心的嗎?除非這個小微企業主會忽悠。而且不管大企業、小企業承擔的社會責任等都是一樣的,所以小微企業利潤薄、幾乎就沒有利潤,沒辦法為了創業的那份情壞也好還是為了養家糊口也好每天小微企業業主大部分都是在茍且偷生的活著,到處求人,還不敢多招人,因為業務量不飽和,最終只能靠自己每天放棄自己的休息,放棄與家人團聚的時間,拼命的加班,以至于企業不會關門。那么如何才能打破這樣的迷霧重重的局呢?
一、立足自身現實,不要等待任何希望。雖然目前好像一切都在為民營企業減負。告訴你不要抱太大希望,怎么減負對小微企業影響不大。在商海中游泳必須還的打鐵需要自身硬。
二、保持客戶、供應商、員工隊伍的適度穩定。因為這三者穩定可以保證收入、質量的穩定。
三、精準服務目標與對象。不要什么都做,這樣什么都做不好.精準做,改變傳統做產品的思路,做服務、做內容,業務在核心業務基礎上前進一步和后退一步。
四、與不同的供應商進行合作,做大自己的供應鏈隊伍,實現客戶與客戶之間的對接,這樣在服務客戶時就很快的響應。因此要建立供應商庫、客戶庫。在供應商庫中的供應商要多讓利,只有不斷讓利和付款及時,供應商才會一直跟著你,而且供應商做任何事情都是專業,做的不好就淘汰,一切以服務客戶需求為最終目標。
五、實現銷售外包、項目外包等一切外包方式,自己抓核心業務,做運作中樞平臺,盡量做到少養人,養人只養出直接經濟效益的人。比如養一個銷售,底薪7000元計算,加上社保、公積金、殘疾人保障金等,一年就接近13萬的成本,還無法保證銷售能出業務,如果不出業績13萬就打水漂。所以加大與不同個人與機構的合作,實現利潤對半分,而且款項到賬立馬分利潤,這樣外部為你服務的兼職銷售就會越來愈多,企業的成本降低利潤也會越來越大,客戶數量也會越來越多。這樣小微企業老板只要做一個對接的平臺即可。
六、需要不斷跨界融合進行資源配置以及包裝。目前的創新基本都是整合,但是這種不同物品的搭配就生出另外一種新的產品。做企業不能太實誠。必須要在外界不斷的通過各種方式進行視覺系統的包裝。其實很多企業的產品都差不多,但是包裝好的可能賣出去的可能性就比較大。
七、增加客戶的體驗感。由于是小企業,客戶對你們不了解不信任,所以要經常邀請客戶到公司進行產品體驗并附送小禮品,先吃小虧再占大便宜,做企業就是做人,誠信是第一位。
八、合規經營是底線。不要看到什么賺錢去做什么,合規經營不要碰法律紅線,這是致命的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