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企業領袖講座”是由南京大學與中華兩岸連鎖經營協會共同打造的兩岸首個產政學高端交流平臺。旨在透過廣泛的接觸、深入的交流、全面的整合、切實的合作,建立未來兩岸企業家間商機對接、資源共享、投資合作、教學相長的典范,從而自民間層面形成源源不斷的原動力助推兩岸企業的共同發展,探索示范兩岸政經的全新合作模式。
南京大學兩岸企業領袖講座首期班已順利于今年7月25日在南京大學舉辦結業典禮。二期班特定于12月20-21日巡回上海,重點針對健康、微營銷、文創等三大主題,開講上海站精彩課程暨主題講座,邀請馬英九家庭醫生、臺灣心臟科權威陳保羅,清華北大網絡營銷總裁班創始轉家、騰訊智慧營銷研究院首批專家劉東明等出席授課,并發表精彩演講。本文簡單梳理盤點近幾期嘉賓的精彩發言。
南京市市長季建業
“一體布局、融合發展、共贏世界”為題的演講,并具體將該次的主題擴展到五個層面。季建業市長強調,兩岸的交流與合作是潮流所向、大勢所趨,“兩岸經濟交流手牽手,文化交流心連心”,臺灣擁有創新的優勢、研發的優勢,而大陸擁有市場的優勢、政策的優勢,兩岸優勢疊加,共同推動資源的整合和兩岸經濟合作模式的創新,并期待臺灣朋友聯手開拓大陸市場,兩岸攜手走向世界。
中共中央臺辦、國務院臺辦副主任孫亞夫
由于兩岸服務貿易協議專業性強、內容很多,目前臺灣部分業者和民眾擔心協議將對自己的企業或自身就業造成沖擊,因此對協議生效有所顧慮。實際上,只要全面了解協議具體內容,特別是仔細查看具體承諾表,應當可以消除這種憂慮。孫亞夫透露,將繼續進行ECFA其他后續商談,完善兩岸經濟合作制度化安排。
鎮江市市長朱曉明
鎮江市將搶抓蘇南現代化建設示范區這一重大機遇,加強鎮臺之間的合作和交流,加快建設海峽兩岸(句容)農業科技示范園區、海峽兩岸文創產業示范基地等“十個載體”,進一步優化臺商服務,把鎮江打造成為臺商發展的“第一福地”。
著名經濟學家、南京大學黨委書記洪銀興
要實現民族復興、經濟發展、生活富裕的中國夢,需要建設現代產業體系,中國經濟發展的著力點要從速度轉向結構。報告分析了我國產業結構存在的服務業比重太低、制造業的國際競爭力不強、資源和環境供給不可持續三個方面的問題,從而提出我國在擴大內需的戰略基點上,需要突出發展現代服務業,依靠科技創新提升制造業,培育產業的競爭優勢和傳統制造業在創新中提升,同時也提及了新興產業成為主導產業的關鍵性問題。
清華、北大總裁班網絡營銷班創始專家劉東明
所有媒體營銷一定是依托于媒體母體的發展,當媒體母體足夠強大,營銷就會發生變革,微信就是其中的一個范本。然而這期間存在巨大的鴻溝,雖然當前移動互聯網發展勢頭強勁,但僅占企業廣告投放總額1%左右,有巨大潛力可挖。企業家們不要孤立地理解微信營銷,從微博到微信、sns、網絡活動、硬廣告、大數據、社交站等等,如果能夠360度融合起來,滿足消費者主需求的東西自然更有生命力。
親民黨秘書長秦金生
要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的期盼。他表示,中國夢是要走中國特色道路、弘揚中國精神的夢。在追逐中國夢的過程中,兩岸要積極融合、相互努力,共同發展。
總學員長吳志剛
南大是中國頂尖大學,也是兩岸學術交流最為密切的大學,為社會輸出了大量的人才。此次講座致力于打造產、政、學交流平臺,實現兩岸互利共贏,歡迎更多的兩岸企業家共同加入這個平臺中,擴展人脈,加強合作,自己也將承擔起總學員長的神圣的任務和使命。
中國社會科學研究院臺灣研究所副所長張冠華
全球經濟變革使兩岸產業交流面臨新的挑戰,但同時經濟轉型也為兩岸產業合作帶來新機會。今后應不斷完善投資環境、擴大產業合作范圍、提高產業合作層次、推動兩岸互補性生產要素資源的整合與流動,促進兩岸產業轉型升級,增強兩岸合作創新能力,發展自主品牌,共同培育參與國際競爭的新優勢和競爭力。
臺灣三三會會長、臺經院董事長江丙坤
近年來大陸的經濟增速飛快,大陸市場已成為兵家必爭之地,也終將成為世界最大的經濟體。因此,兩岸之間已由過去優勢互補的關系,變為了企業競爭。未來,“兩岸企業交流的最高原則應當為分工與合作。” 江丙坤會長表示,紫金山峰會是兩岸企業家交流的高端論壇,應對如何攜手合作、應對世界競爭進行更加深入的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