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文化是一個非常新鮮而時髦的話題,請問企業文化的最終目的是什么啊?
這么一問會有不少的人發現不能馬上答上來。為什么啊?
因為我們忘記了企業文化的本質東西,太注意外在的東西。企業文化的最終目的:讓企業老板更多的關心員工、為員工著想;讓企業的員工更多的關心老板、為老板著想。
許多的企業,看上去擁有很多的企業文化,績效為王、團隊第一、質量向上等等,實際上那是企業文化的核心嗎?當然不是。企業文化的核心首先是如何為員工著想,那么員工的真正需求是什么?
1.待遇:
員工在企業的第一種需求是合理的報酬,無法否定.有付出總要有回報,當然可以是現在的回報,也可以是將來的回報.有的員工眼光看現在,談工資時一分也不能少;而有的員工看將來,如股份之類的,對現在的待遇不是特別的注重.
2.發揮空間:
員工在企業的第二種需求是發揮空間.有的人在企業里面什么都不強求,但是特別注重自己的職位,權力,晉升等,這種人的目標性往往很強,而且比較堅持,相信只要我是這個行業的佼佼者,就會有相應的知名度與收入.
3.學習成長
員工在企業的第三種需求是學習機會,今天不要求太高的待遇與職位,但是要有東西可學。因為學了東西以后,人自然就有價值了。
4.知遇之恩
對員工有一些知遇之恩,對員工有難之時的解救、幫助、關心等,讓員工與老板之間,有一種超脫雇用與被雇用的關系,而在企業里面不會計較的特別多,更多的是回報心理。
企業文化可以用《周易》的兩個卦象來解析:一是地天泰,二是天地否。天在企業里面就是老板,地在企業里面就是員工。泰卦:當老板都深入到員工底下,同時把員工利益放在重要位置的時候,大家就其樂融融,呈現了(地天)泰的良好景象。否卦:反之如果老板都只有想著自己的利益,高高在上,同樣員工也是不管老板的死活,到處浪費,就呈現了(天地)否的差勁景象,這時候企業的末日就要來臨了。
在企業文化的具體實施過程中:老板要學習老子,管理層要學習孔子,員工要學習墨子。老板要學習老子:無為而無不為,同時金錢、利益追求不要太強,對失敗項目也不要看的太重,能舉重若輕。管理層要學習孔子:擁有禮數、仁義、教化,對老板尊敬,對員工關心。員工要學習墨子:平等踏實,不拼命的追名逐利,做好身邊的每一件事情。
老板、管理層、員工用易經的觀點來看,企業文化之中,老板要變易,在市場的變幻莫測,跟著變化,不斷的改變決策與方向。管理層要簡易,簡單的變化,把老板的思想要傳達到員工身上,要懂得變通,只要目的達到了,方法可以多種多樣,但一定要注意目的不能變、方法和手段可變。員工要不易,員工不要太多變,不要擅自做主,違反操作規程而按自己的思維來運行。
老板、管理層、員工的關系,如果運用的好,就是易經中的63卦:水火既濟。水在上、火在下,水火不相容,而管理層正好是水與火之相的一個鐵鍋,讓水與火有一個緩沖,同時火能發揮強大功能,水也能沸騰。
企業的根本目標是利潤,在追求利潤的同時,更多的能為員工著想,員工也為老板多著想,就是企業文化的核心。
本人曾到一家公司做總經理,剛去的時候,發現很有意思的一個現象。公司到處都是標語,每天早上都要做早操,每天早上都要喊:我們是一家人。 可是真正當我待一段時間以后發現,老板對員工根本沒有當作一家人看待,平常工資能少發就少發點,每個員工離開公司的時候,都要東扣錢西扣錢,每位員工都是罵著老板、心中恨死了這家公司。
當我說公司的文化不好時,老板覺得很奇怪,他說我們公司的文化很有特色啊。因此我猛然間發現,很多公司的老板根本不懂什么是企業文化,貼個標語、做個早操、喊個口號這叫企業文化嗎?
企業文化更多的是關心員工的實際行動,讓員能感受到溫暖。同時員工也會自然而然的為公司多著想:如何降低成本、如何少浪費、如何節省開支等等。因此企業文化說到底,永遠是要雙贏,如果只有老板贏,這種企業文化不會長久,或者說是表面上的過場文化。
讓我們從中華文化的精髓之中,好好的理解企業文化的精要所在,向諸子百家的各人高人們學習,讓自己公司的企業文化更加豐富、更加合理、更能源遠流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