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奧巴馬前不久宣布,美國將與歐盟啟動自貿協定談判。歐盟委員會同時也宣布,歐盟與美國已就盡快啟動雙邊自由貿易協定談判達成一致,并稱雙方將努力在今年6月底之前啟動談判。也就是說歐盟和美國將在今年6月正式展開“跨大西洋貿易與投資伙伴協議”(TTIP)的談判,以最終建立美歐自由貿易區(FTA)。根據雙方圈定的時間表,美歐FTA的談判將在兩年之內完成。
從經濟體量上講,美國和歐盟是全球最大的兩個經濟體,二者的經濟產出占全球總產出的一半,雙邊約3.8萬億元左右的貿易額度占全球貿易總額的三分之一;與此同時,美國公司在歐盟的投資近2萬億美元,為其在亞洲投資的三倍,歐盟企業在美國的投資達到1.7萬億美元,是其對中印兩國投資總額的八倍。因此,擁有8億人口的美歐FTA一旦建成,無疑將成為全球規模最大的自由貿易區。據歐委會測算,美國和歐盟若達成FTA協定,有望使歐洲經濟產出一年增加650億歐元,相當于歐盟GDP提高0.52%。同時還將帶來政治上的好處,更加緊密的經貿往來將強化美國與歐洲的戰略伙伴關系。
事實上,早在20世紀90年代,美歐自貿區就成為美歐間的熱點議題。但由于美國和歐盟在規制等領域的巨大差異和分歧,特別是雙方當時更期待的是成立世界貿易組織,這一構想就被擱置下來。為什么美歐自貿區此時突然提速呢?
首先是為了“抱團”取暖。無論歷經金融危機的美國還是被債務危機折磨的歐盟,二者為拯救和刺激經濟的手段基本用光,在這種情況下,美、歐只有將提振經濟的希望寄托在貿易身上,即通過取消關稅或者降低非關稅壁壘來降低工商企業的國際交易成本,同時擴大市場份額。從這個角度觀察,美歐FTA帶有非常明顯的“抱團”取暖之義。
其次是為了穩固領導地位的需求。由于美、歐經濟具有充分的開放性和競爭性優勢,“二戰”以后全球貿易體系基本上由美國、歐洲所主導。但是,最近十年來國際貿易格局發生了許多意想不到的質變和逆轉。一方面,東盟自由區橫空出世,安第斯共同體應運而生,中、日、韓自貿談判風生水起,面對著這些蔚然而起的區域性自由貿易之風,美、歐只有充當旁觀者的角色,大有被邊緣化的凄涼之感。另一方面,由于多哈回合談判十來年一直未見突破,美、歐對全球貿易的影響力日漸式微,在這種情況下,美、歐必須將注意力投向雙邊貿易關系的構建,借此奪回全球領導者角色的位置。
第三是為了順應全球自由貿易區快速發展的形勢。近年來,由于世界貿易組織多哈回合談判陷入僵局,區域經濟一體化加速發展,以自由貿易協定為主的區域貿易安排不斷涌現。而且,世界貿易日益向各個區域經濟集團集聚。據世界貿易組織專家估計,當前全球貿易的一半左右在各區域經濟集團內部進行。美國、歐盟為搶占勢力范圍,在自由貿易區中力推國際經貿新規則必然加快實施自由貿易區戰略。
美歐自貿區一旦建成,由歐盟和美國采納的技術、法規標準都很可能會成為全球標準。同時,由于美歐自貿區內部貿易和投資的增加,減少了對區外的經濟依存度,這將會減輕美、歐對全球自貿區推進的動力,這會增加區外其他國家或地區與其談判的難度,可能會阻礙全球自貿區的建設和全球經貿自由化的進度。事實上,近幾年來,主要貿易國家和區域越來越多地轉向了雙邊協議,世貿組織被邊緣化了,未完成的多哈回合所達成的有限成果在可以預見的將來也無法形成最終協定。世貿組織信譽受損可能還將繼續下去。更糟糕的是,全球貿易保護主義有所抬頭。
還應看到,美歐最終談成自貿協定并非易事。由于雙方在農產品市場準入、開放金融業等問題上分歧非常大,談判將涉及使兩大經濟體的市場規則、監管相互兼容,難度可想而知。同時,歐盟如何協調27國的立場將給談判帶來不確定性,美國方面也面臨類似的問題。因此,談判道路將會遙遠曲折。
(作者單位: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國際經濟研究院)
原文鏈接:
https://int.gmw.cn/2013-03/04/content_6880948.htm
《企業財富工場特訓營》鏈接:
https://wenku.baidu.com/view/a3e0e826b4daa58da0114ac9.html
電話:010-64495082,15011006695
Q Q:
新浪微博:https://weibo.com/fengpengcheng
騰訊微博:https://t.qq.com/uibefengpengcheng
視頻鏈接地址:https://www.soku.com/search_video/q_馮鵬程_orderby_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