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著名中醫養生專家、中國中醫科學院教授楊力表示,夏天大汗淋漓是常有的事。但是心陽虛、心氣虛、心陰虛的人一定不要出太多汗。
心氣虛是指心臟功能比較弱,平時有心跳心慌、胸悶氣短、活動后癥狀加重以及自汗的癥狀。心陽虛則是心氣虛進一步發展后的狀態,主要癥狀是心慌氣喘的加重,同時還有畏寒肢冷、胸痛憋氣、面色蒼白等表現。這兩類人一旦出太多汗,很容易傷及心陽,讓癥狀加重。生活中上述兩種人一旦因汗多而出現心慌氣短現象,可以嘗試用西洋參3到5克泡水喝,或者服用中成藥生脈飲。
心陰虛是指心陰血不足,不能濡養心臟,主要表現是胸口、足心手心發熱、咽干失眠、心慌心跳、舌頭發紅等。這類人一旦出汗多,會讓心陰虛的癥狀加重,甚至導致血栓脫落,造成心梗或腦梗。這類人平時除了少出汗外,還可以多吃養心陰的東西,比如用麥冬3到5克和酸棗5到10枚泡水喝,或者熬一些冰糖大棗小米粥,或多吃些銀耳。
哪些人需警惕出汗過多
夏天,有些人應該冒冒汗
對于部分心臟功能較好的人來說,夏天是應該適當多出點汗的。廣州中醫藥大學教授、著名中醫養生專家傅杰英表示,現代人有不少屬于痰濕體質。這類人容易發胖,身體發沉,小便渾濁且泡沫較多。從日常行為來看,他們思維慢、動作慢、愛睡覺,似乎惰性很強。這類人需要清除體內的痰濕。清除痰濕除了從飲食或者藥物入手外,還應該加強運動。因為運動出汗本身就是祛濕的一種好方法。不過,這類人運動出汗也要有度,否則同樣容易造成心腦血管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