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導者如何提升概念能力
領導們應該具備較強的概念能力,從而可以清晰的把握其內涵和外延,以此為基礎有效開展工作甚至創新。級別越高的領導,其概念能力要求越高。
如何有效提升領導者們的概念能力?
1、概念定義的誤區
當前過程導向和結果導向的思維仍然占據多數人的心智模式,由于對效果的關注不夠,導致日常工作中,人們耗費大量的資源和精力,卻難以獲得好的效果,可謂事倍功半。即使是在概念定義領域,亦不例外:
如,百度百科的領導力定義為:“領導力(Leadership)指在管轄的范圍內充分地利用人力和客觀條件在以最小的成本辦成所需的事提高整個團體的辦事效率的能力”。MBA百科定義如下:“領導力是一種影響力,領導即是一種影響過程,是影響人們心甘情愿和滿懷熱情為實現組織目標而努力的藝術或者過程。”
顯然,上述兩個定義,MBA百科太不嚴謹,本來要定義的是領導力,結果大部分定義的是領導。百度百科相對嚴謹,但體現的是過程導向和結果導向的思維。通過定義,我們可以知道領導力的內容、過程及結果。
百度百科中,領導力的內容就是管轄范圍內提高辦事效率的能力,領導力的過程就是利用人力和客觀條件以最小的成本辦成所需的事,領導力的結果就是提高團隊辦事效率。但領導力要的效果是什么,僅僅是效率提升嗎?領導力的價值創造邏輯是什么,僅僅是以最小的成本辦成事嗎?正是因為所追求的效果及其價值創造邏輯不清,我們無法聚中資源于價值創造的關鍵環節,以最小的代價創造最大價值,所以我們往往需要用效果導向的思維重新定義概念。
2、如何有效定義概念
如何用效果導向的思維重新定義概念?
首先,概念定義的基本格式一般建議采用“過程+效果”的方式。其中,動詞一般對應過程,為“通過某某(價值創造路徑、方法、手段等)達到/實現某某(效果)的過程”, 如動詞領導,我們可以簡要概括為通過影響他人或組織實現協同創效的過程;名詞一般對應為上一級宏觀名詞,定義一般為“通過某某(價值創造路徑、方法、手段等)達到/實現某某(效果)的+宏觀名詞”, 如名詞戰略執行力就是“以模式發掘并把握戰略機遇從而實現高速健康成長的能力。
通過新的概念,我們就可以很快把握到:領導一要想辦法影響他人聽從指揮,二是實現協同創效;戰略執行力建設則一要建設高效的戰略執行力管控模式來支持戰略執行力運作,二要發掘戰略機遇,三要整合資源把握戰略機遇,四要實現高速健康成長。圍繞這些核心點開展工作,方向明確,可以真正有效的開展工作,避免陷入概念不清的迷茫。比如領導的概念,很多人就認為員工就是要聽話,而不是想方法提高自己的影響能力,從而影響員工使其愿意聽從指揮,更沒有考慮讓員工協同創效的問題,結果可能強迫員工做了不少事情,但有效的不多,士氣更是低落,令人堪憂。可見,在沒有把握這些概念的情況下,整體工作效率無疑是低下的。
3、如何有效理解概念
有了概念,需要進一步分解出把握該概念的具體方法,從而采用有效的行動。
領導力是名詞,其上一級宏觀名詞為能力,所以領導力可以簡化為“帶領他人創效的能力”。注意,不是實現某種目標,而是創效,引導建立效果導向的思維。百度百科強調的是提升團隊效率,其勉強可稱之為領導力所要實現的效果之一,領導力要實現的更重要的效果是推動團隊輕松、安全、高效、優質工作,并為企業創造更多效益。
如何解讀領導力概念?可將其分解為“帶領他人+創效+能力”,其中關鍵是“帶領他人+創效”。帶領他人不是強制他人,意味著領導者一要有明確的且讓團隊成員認同的目標及路徑,二要有很強的統籌能力和動員能力有效統籌員工高效協同工作,三要有很強的管控能力,確保階段目標實現進而達到甚至超越目標。創效則要求以效果導向的思維,盡可能明確本質、效果及價值創造邏輯,從而集中有限資源于價值創造關鍵環節創造出最大價值。
我們重新回顧一下,由于過程導向和結果導向的思維模式影響,導致大多定義并未明確效果及價值創造邏輯,以致我們無法集中有限資源于價值創造關鍵環節創造最大價值。因而建議大家重新定義概念。
定義概念的方法是采用“過程+效果”的方式,核心詞為“通過某某(價值創造路徑、方法、手段等)達到/實現某某(效果)”,動詞后面一般加“的過程”,名詞一般在其后加上“的上級宏觀名詞”。如領導,為影響他人協同創效的過程,領導力為帶領他人創效的能力。
定義概念不是目的,更重要的是把握概念內涵有效開展工作。因此,需要我們進一步剖析概念,明確工作方向。如領導力=帶領他人+創效+能力,帶領他人=明確目標及路徑+統籌動員員工高效協同工作+管控計劃實現目標,創效=明確效果+把握價值創造環節+集中有限資源于價值創造關鍵環節創造最大價值。
實踐出真知,建議您多采用上述方法定義和理解幾個不同的概念,從而切實有效提升您的概念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