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戶:宋鴻兵
地點:湖北省 - 武漢
時間:2015/8/3 0:00:00
2015中國經濟走勢與武漢發展高峰論壇”上,國際金融學者、環球財經研究院院長、系列叢書《貨幣戰爭》作者宋鴻兵[微博]作主旨演講,為武漢描繪出另一條“面朝西部”而不是“面朝大海”的復興之路。作為論壇嘉賓,湖北省統計局副局長、中南財經政法大學葉青教授,武漢大學[微博]發展研究院院長李光教授,仲量聯行武漢總經理李杰等專家也紛紛表示,武漢近年來經濟加速上行,城市活力領先國內同類城市,正在迎來30余年來最大的發展機遇。
“面朝西部”
武漢大有可為
宋鴻兵說:“如果說100多年前武漢憑借‘萬里茶道’成為亞歐經濟重要中轉點,那么今天中國的‘一帶一路’和高鐵戰略將讓武漢重新贏得這一地位。”
“如果說海洋經濟時代,武漢這樣的內陸沿江城市因沒有上海這樣的出海口而痛失發展機會,那么現在通過絲綢之路經濟帶,用高鐵連接亞歐大陸,武漢作為中國高鐵戰略的樞紐,將重新成為亞歐經濟一體化的中轉點”。宋鴻兵認為,中國當前面向西面的“一帶一路”和高鐵戰略是重塑世界經濟格局的重要戰略,武漢在其中大有可為、前途無量。
實際上,中歐班列(武漢)國際貨運已經實現了1年多的常態化運營,滿載電子產品等高價值貨物的列車從武漢15天可經中亞直抵波蘭及歐洲腹地,而海運則需要40多天。類似的例子讓宋鴻兵高度認可武漢的戰略經濟價值。
進入“萬億俱樂部”后
武漢活力度入圍全球前十
大江大湖大武漢,武漢一直都是全國地理區位的中心,發展趨勢持續向好。去年,武漢整體經濟規模進入“萬億俱樂部”,在中部地區首屈一指。
昨日下午,在本次論壇的圓桌會議環節,葉青、李光、李杰等3位嘉賓從各自研究領域,分別解讀了當前經濟形勢和市場周期,并從武漢當前的發展前景方面為企業發展和市民資產增值提供參考意見。
李光表示,武漢是長江中游最早開埠的城市之一,是中國近代工業的發祥地,是新中國重要的工業基地,不僅傳統產業基礎雄厚,而且以光電子產業為代表的高新技術產業、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迅速,更是“中國光谷”所在地,正在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產業創新中心。
此外,科技創新也在不斷激發武漢活力。不久前武漢城市圈獲批全國首個科技金融改革創新試驗區,武漢已被納入國家系統推進全面創新改革試驗城市,武漢還是中國第一個科技企業孵化器的誕生地,幾天前在光谷又誕生了中國第一個眾創街區。
對于武漢的活力,全球最大的房地產投資管理公司之一——仲量聯行對武漢市場也有著長遠的研究。該公司武漢總經理李杰表示,今年,仲量聯行發布了第二份年度城市發展動力指數榜單,對全球120個主要的成熟和新興商業中心進行測評,衡量了城市的短期社會經濟和商業地產發展動力,并對影響城市未來經濟實力和商業地產發展動力的長期變量進行考察,評出的全球最具活力城市20強榜單中,武漢位列第8,在中國入圍的7個城市中僅次于北京、上海、深圳,領先于其他同類城市。
好地段好房子好商業
將是長期投資首選
昨日的論壇上,長江日報卓越會聯系的八大在漢商會會員,以及部分銀行VIP會員和投資界人士是聽眾中的主力。面對武漢巨大的發展機遇,尤其在當下資本市場反復震蕩的格局下,這些“不差錢”的人士偏偏陷入了投資焦慮。對此,宋鴻兵的建議是:房地產仍是資產配置的核心部分。這其中,核心商業地產又是投資首選,“好地段、好房子、好商業將是長期投資的首選”。
葉青認為,武漢傳統上有江漢路、武廣、中南、光谷等商圈,但不論怎么發展,漢口還是老牌商業區,“一鋪養三代”的投資觀念目前仍未過時,布局城市級核心商用資產不失為一種精明的投資策略。他非常看好江漢路一帶的商鋪,如“外灘1861項目”,“近期公布的全國30個歷史文化街區中,武漢唯一入選的是江漢路及中山大道歷史文化街區”。
李杰認為,盡管在新經濟形勢下,商品零售市場變化很快,但“貨到漢口活”的說法依然適用。在過去3年里,中國60強城市的購物中心總量幾乎翻了一番,武漢不僅租金在不斷上漲,商鋪空置率也沒有大幅上升。“從2015年第一季度的商鋪空置率數據來看,武漢空置率只有9.3%,低于成都等同類城市,也遠遠低于天津的16.1%。武漢的商業物業市場與城市一樣,都保持著非常積極健康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