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輪開放是全面、高層次、對等的開放,是經濟、社會、行政、文化等主要領域的同步開放,在一定程度上是一步到位的、按著國際較高標準的制度性、規范性開放。
但同時,開放中面臨巨大挑戰,必須獲得重視。依靠貿易獲得經濟快速增長已經很難,大量儲蓄“走出去”投資面臨的困難重重,經貿領域的開放標準無法簡單對接美國主導的TPP,外交領域又面臨周邊國家的圍攻。在下一輪開放中,珠三角、長三角成本上升,但美國發現頁巖氣,成本卻越來越低。這些挑戰都非常大。
樊綱表示,在經濟發展方面,中國正在經歷艱難的結構“再平衡”,這一過程可能仍需要3至5年時間。
中國外部經濟的“再平衡”取得了一定效果,國內的“再平衡”需處理過去十年中國兩次經濟過熱(2005年至2007年,2009年至2010年)的后遺癥:過剩產能和與影子銀行以及地方融資平臺的債務、房地產的結構性問題,完成“再平衡”仍需一定時間。
該研究報告中稱,中國的開放以WTO原則為標準,隨著WTO規則的逐步邊緣化和被超越,中國需要確定新的開放標準和水平。同時,中國的開放標準和水平也不能簡單與美國主導的TPP、TTIP的標準對接,否則中國的開放將陷于被動。
樊綱說,雖然中國在國際規則制定中處于后發劣勢,但要思考如何把后發劣勢如何轉化成優勢。
同時,中國可以在一些國際領先的產業中,比如,互聯網產業,首先獲得一定的發言權。另一方面,學會參與制定規則的能力也是一種重要的標準,中國也正在具備參與制定規則的能力。
樊綱認為,提升新一輪開放標準和水平的重點是推進內部開放即內部改革,內部開放標準和水平決定外部開放標準和水平。因此需要全面深化改革以提升開放。
對于改革開放的前沿城市深圳如何繼續保持開放的先發優勢,樊綱表示,前海是深圳下一階段的開放的嘗試,如果要走的更快一點,需要在過去開放程度不大的領域比如現代服務業以及社會文化方面進行開放。服務業中更多是法律問題,涉及到如何和國際市場進一步接軌,深圳還是大有可為,先進一步的。尤其在法治與香港接軌方面,深圳可以繼續走在前面,這也是深圳正在做的。深圳可以在市場管制的規則如何與世界接軌上先行先試;同時,深圳可以引進先進的理念治理城市、管理社區方面開放。前海著力于金融創新和開放,香港方面有擔憂前海會和中環形成競爭。對此樊綱表示,三十年前香港制造業轉移到深圳,香港也有反對聲音,認為會造成香港制造業的空心化,好在香港是個市場化的經濟體,企業會自主選擇到低成本區域去生產,市場會做出自己的選擇。
樊綱表示,在服務業開放上,前海除了重視金融,也要重視教育、醫療、衛生領域的開放,這些領域涉及到的全國性管制會少一點,
中國開放年度報告每年都會發布一次,由深圳市綜研軟科學基金會支持。該基金會是國內首個致力于支持軟科學事業發展的公益性基金會,由原招商銀行[0.39% 資金 研報]行長馬蔚華擔任理事長,目前主要任務是資助”中國軟科學獎“、”中國智庫論壇“和一系列開創性的公共政策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