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的化石能源正在枯竭。據專家預測,地球的石油儲量在41年后消耗完畢,而天然氣經過67年也會用盡;同時,舊式汽車的尾氣造成了嚴重污染,大量PM2.5排放,危害我們的健康,霧霾天氣劇增,灰色天空驅之不去,酸雨從天而降,溫室效應越來越明顯……因此,新能源的開發與利用迫在眉睫。
大量事實表明,汽車的更新換代已是大勢所趨,而新能源汽車將成為未來主流交通工具。
由于2015年是全面完成國家“十二五”規劃的收官之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關鍵之年,也是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開局之年,因此過好2015年意義重大。扎實推進資源節約和環境保護是十二五規劃的重大內容之一,為此,十二五期間國家出臺了一系列重大文件推動資源節約和環境保護工作,如2012年6月28日,國務院發布《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2012-2020年)》發展規劃,到2014年國家更是密集出臺相關舉措推動新能源汽車行業的發展,如2014年7月21日,國務院辦公廳發布《關于加快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的指導意見》,2014年7月30日,發改委下發《關于電動汽車用電價格政策有關問題的通知》,2014年8月6日,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工業和信息化部三部委聯合印發了減免新能源汽車購置稅的公告,這些政策文件的密集出臺無不指出加快新能源汽車的推廣應用已經是大勢所趨,并且迫在眉睫!
為此,各地方政府都積極響應中央號召,紛紛出臺地方政策扶持新能源汽車行業的發展,鄭州市也不例外。
2013年1月30日,鄭州市人民政府印發《鄭州市新能源汽車示范帶動和產業發展行動計劃(2013—2015年)》,并且2013年11月26日,財政部、科技部、工業和信息化部、發展改革委組織專家對各地申報的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方案進行了審核評估,鄭州也被確認為首批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城市。應該說,該行動計劃是落實國家十二五規劃建設資源節約和環境保護的有力地方政府文件,可我經過分析鄭州市目前的環境現狀及對比兄弟城市的新能源汽車發展狀況,鄭州市在推廣新能源汽車產業應用方面還需迫切加強。
一、環境現狀不容樂觀,倒逼鄭州加快推廣新能源汽車應用
《中國機動車污染防治年報》顯示,我國已連續兩年成為世界汽車產銷第一大國,每年汽車增長量為1800-2300萬輛;據統計,現在中國汽車保有量已經超3億輛,平均每4個人就有一輛車,空氣污染和霧霾天氣的主要原因汽車尾氣占到了79%以上,成為空氣污染的重要來源,從而使機動車污染防治的重要性和緊迫性日益凸顯!
1、鄭州市機動車保有量居高不下。截至2014年12月31日,鄭州市機動車保有量達到279萬輛(2789689輛),在全國省會城市中全國第三,其中市區1544937輛,縣(市)、區1244752輛。鄭州市2014年全年增加機動車達到423724輛,除節假日外,平均每天增加機動車1688輛,其中最多的一天是2014年5月30日,為4227輛。
2014年鄭州市駕駛人的增長數量也很迅速,截至2014年12月31日,鄭州市駕駛人保有量達到2773049人,全年新增機動車駕駛人329739人。
2、鄭州市城市空氣污染逐年攀升。 5、4、3、2、1!這不是什么倒計時,而是2015年1月5日鄭州在中國城市空氣污染排行的排名,一步步往前湊,終于擠到了“榜首”,大鄭州,這個“第一”羞不羞?元旦假期過完,從1月4日起,省會鄭州的天空就混沌著,1月5日更是灰撲撲一片,市民們又把口罩戴起來了。 在“@中國城市空氣污染排行”公布的整點排行榜上,鄭州的空氣污染指數數次超過400,排名也步步靠前,在下午17點,以“468”的高值排名第一,“榮”登榜首。
二、對比兄弟城市的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鄭州還需努力
1、2014年12月19日,人民網安徽頻道報道,根據工信部公布的最新數據,自2013年至2014年9月份,合肥市推廣新能源汽車4145輛,任務完成率達72%,在全國39個城市中排名第一。為加大合肥市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促進產業發展,加快打造國家級新能源汽車產業基地,合肥市召開新聞發布會詳細解讀出臺的《關于進一步促進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的若干意見》,從《意見》中看到,不論是單位購車還是個人消費,購買新能源汽車政府都將“大方資助”。在配套補助上,購買純電續駛里程大于150公里的電動乘用車,按照國家補助標準1:1比例給予地方配套補助,地方配套資金含省、市兩級資金,國家和地方補助總額最高不超過車輛銷售價格的60%,其它類型按照20%給予地方配套補助。同時,個人購買純電動乘用車在市級財政補助中安排1萬元用于充電設施安裝和充電費用,此外,首次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費用給予全額補助。
2、2014年12月23日,南昌市印發《關于鼓勵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的若干政策》。根據新政,新能源汽車在南昌市內行駛時不受尾號限制,且在道路及公共停車場站享受停車費用減半優惠。此外,城市新建小區和停車場要預留新能源汽車充電設施。
3、日前,深圳市政府推出了《深圳市新能源發展工作方案》和《深圳市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若干政策措施》,成為2015年以來國內首個出臺新能源汽車扶持政策的城市。2015年深圳將統籌設立50億元的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扶持資金,今年新增新能源車1.5萬輛,像廣州、重慶,在2013年、2014年給的扶持規模都是3億到4億元左右,而一輛新能源客車是50萬元,中央和地方按照1:1比例各自出一半的話,地方需要25萬元,如果是2000輛,就是5億元,實際上是很小的,深圳一下給出50億元,推2萬輛大客車才能把50億元給覆蓋。根據《深圳市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若干政策措施》,對購買新能源汽車給予1:1配套地方補貼,且不退坡(逐年遞減)。以純電動客車為例,每輛最高補貼可達50萬元(車身長度在10米以上),而純電動乘用車,標準工況續駛里程在250公里以上補貼則達到了6萬元。按照規定,對個人、企業購買使用新能源乘用車的補貼,主要用于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費、路橋費、充電費、自用充電設施及安裝費等方面,其中純電動乘用車最高補貼可達2萬元(標準工況續駛里程在250公里以上)。為鼓勵出租車運營企業購買使用純電動出租車,除了享受純電動乘用車購車和使用補貼外,對燃油出租車更新為純電動出租車的,另外給予推廣應用補貼5.58萬元。出租車運營企業2015年到期更新為純電動出租車的,更新車輛數以同產權1:1比例置換,另給予置換數10%的純電動出租車指標獎勵。
綜上所述事實,鄭州市新能源汽車產業扶持政策迫切加強,本人綜合兄弟城市的良好做法,特提出如下三條加強鄭州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扶持政策的建議:
1、天時:政策大勢,激勵購買消費
ü 在未來的新能源汽車發展中,作為政府部門除了要制定必要的鼓勵政策外,還應注重引導消費者的購車觀念。我們發現,在公共交通領域以及企事業單位中推廣相關的新能源汽車較為容易,而最大的私人新能源汽車購買領域,卻成了最難“拿下”的市場。這是為什么呢?就是因為很多消費者有顧慮,為了打消消費者的顧慮,政府部門必須正確引導,首先帶頭使用新能源汽車,引導消費者在購車時優先選購新能源汽車。
ü 除了積極響應國家關于新能源汽車消費的利好政策外,力爭在私人購買新能源汽車方面實現突破,鄭州市就應該進一步加大私人購買新能源汽車的地方財政補貼,同時促進以舊換新,推動新能源汽車的消費,逐步淘汰舊式機動車,實實在在減少尾氣排放。具體補貼力度可參考合肥做法。
2、地利:基礎配套跟進,營造消費環境
“充電難”是限制新能源汽車發展的主要滯礙力之一,隨著地方保護政策的打破,盡快解決充電難的問題是進一步推動新能源汽車發展的關鍵。所以我建議,在未來的新建小區、新建停車場、新建大型超市、新建醫院以及新建車站等諸多地方,都要建設足夠的充電設施,以備消費者使用。
3、人和:管控疏導,為新能源汽車開綠燈
優先優惠給新能源汽車辦理上牌、上路服務,并且提供相應的汽車金融支持力度及強化售后服務工作的管理,從而推動新能源汽車的產業化發展。
最后,真誠祝愿《鄭州市新能源汽車示范帶動和產業發展行動計劃(2013—2015年)》在2015年圓滿收官,同時希望鄭州市政府加快推廣應用新能源汽車,早日還鄭州市民碧水藍天,造福一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