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發展到現在,主要經歷了三個大的階段,并即將經歷第四個階段(以主要流量來源和用戶行為目標為劃分依據):第一階段是傳統網絡,主要是傳統的網站當道,這個階段持續了十幾年。第二階段主要是網站和內容流型社交網絡并存,這個階段目前正在趨于尾聲,已經持續了七、八年。第三階段,則是網站弱化、移動app與消息流型社交網絡并存的階段。這個階段是目前正在發生的,卻也持續有兩、三年了。第四階段則是即將發生的。超級APP將以用戶為基礎,承載一切的內容與服務,最終完成互聯網信息的全面整合。
他們的具體發展模式是:
在第一個階段,各種傳統的互聯網網站以“內容為主、服務為輔”為主要形態。而其內容提供方式,則主要是信息塊,有部分信息流。它的特點是,通過靜態網站,來實現內容的展示。這個階段的內容發現機制,是通過搜索引擎做內容聚合來實現的。用戶通過搜索引擎尋找內容,使得搜索引擎成為事實上的互聯網入口,并成為用戶與內容的中間商。這就是李彥宏說的“中間頁”戰略的原因。 這個階段的互聯網,其缺陷相當明顯。 一是用戶分散,沒法聚焦,帳號體系的缺失,也導致內容作者與用戶沒法互動,因此不能提供持續服務。第二則是用戶與網站各自獨立于分裂。無論是內容找用戶,還是用戶找內容,都非常困難,這導致信息的流通成本很高。第三則是消息流的缺失,導致部分服務需要跳轉到溝通工具上去:郵件,QQ等。這加劇了用戶與內容提供方的溝通成本。第四則是因為這個階段的互聯網,其核心是基于域名,用戶使用成本非常高。這也間接導致了域名生意的火爆,搶注那是家常便飯。
在第二個階段,也就是web2.0時代,各種互聯網網站與內容流型社交網絡(facebook,微博等)并存。這個階段的互聯網形態,仍然是以內容為主,服務為輔。而其內容與服務提供方式則主要是提供多種信息塊與信息流。其中信息流以內容流為主,消息流為輔。這個階段的內容發現機制,是內容與服務終于通過社交網絡的統一賬號,得以直面用戶,而搜索引擎不再是唯一信息獲取的渠道。 在這個階段,互聯網發展出現了一些改進:第一是通過信息流來提供服務與部分動態內容,而取代了之前的通過靜態網站呈現內容的方式。第二是依托于社交網絡的初步發展,用戶成為互聯網的中心。這也體現了“以用戶為中心”的企業一般性策略。第三呢,則同樣因為社交網絡的發展與聚合作用,使得用戶聚焦。而統一的賬號體系,則為用戶與內容提供商提供了持續互動的可能,從而也促進了內容提供方為用戶提供更加長久的內容展示與服務的能力。第四則是,動態內容的主動推送,使得內容方不會被遺忘,從而避免邊緣化。而這種主動推送,也節省了用戶內容的尋找時間,符合人性的懶惰。所以很多網站的流量,就開始大量來自于微博等的導流了。而傳統的搜索引擎的價值則被弱化。 但這個階段的互聯網,仍然是有很多缺陷的。第一個缺陷,是信息塊的缺失,導致欲展示其他信息時,仍然要跳轉到其他網站。二是消息流的弱化,使得交互不足,導致服務傾向于工具,而不是溝通。不過在國內,依托于在線即時通訊工具QQ的發達,減少了因此不足導致的信息溝通成本。第三則是這個階段剛出現才七、八年,而快速發展也就最近三、四年,新的工具就崛起了,并因此改變了用戶習慣。傳統社交網絡面臨著用戶從內容流型社交網絡向消息流型社交網絡遷移的問題。第四,則是這個階段的互聯網,其移動屬性較弱,不如移動app的隨時隨地的價值。 而目前,互聯網正在快速轉向第三個階段:移動APP與消息流型社交網絡(微信等)并存,而傳統互聯網網站面臨萎縮的階段。這個階段的主要內容形式,是內容與服務并重。而且內容提供方式則主要是信息流。其中以消息流為主,而以內容流為輔。這個階段的內容發現機制,是借助于各種APP,或微信這類工具,用戶直面服務。換句話說,APP或微信,成為內容中心,而再無需通過搜索引擎或內容流型社交網絡這兩類中介了。 第四個階段的崛起,則得益于移動互聯網的深刻發展,從量變將會引起質變。在這個階段,超級app將會誕生,有可能完成早期搜索引擎曾經做過的事情:成為鏈接中心,打造互聯網統一體。
那么超級APP為什么能夠誕生?這主要是時機已經成熟。這涉及到操作系統的研究。在早期Windows操作系統時代,它作為“文件操作系統”,由操作系統直接管理內容,讓用戶與內容直接接觸,而其內容呈現方式也是文件本身。后來操作系統進化到蘋果和安卓系統,應用成為主要的管理內容的工具,所以我將其稱為“應用操作系統”時代。
這就是說,在內容和操作系統之間,隔了一層,應用替代了操作系統去實現更方便、更有效的管理內容的功能。而其內容呈現方式也是以應用的方式呈現,用戶不再直接接觸內容本身。則是內容管理層面的變化。
而另一方面,從管理的內容層面來看,windows一類操作系統,是管理用戶存儲在本地的內容,所以我又將其稱為“本地操作系統”。而到了應用操作系統時代,主要的內容,開始向線上轉移。用戶存儲在本地的內容已經不再是核心。所有一旦沒有了網絡,基于應用操作系統的智能手機,對用戶的價值將大打折扣。所以我將其稱為“線上操作系統”時代(或曰:“網絡操作系統”時代。)。 因以上兩點原因,就從理念層面證明了,在應用操作系統時代,app越過操作系統來管理一切內容是可行的——這就是所謂的超級app。而在文件操作系統時代,超級app是不可能存在的。
至于這個超級APP到底是目前大熱的微信,還是有的人所寄望的移動瀏覽器,還是應用分發渠道什么的,且讓我們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