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想做懶人還是勤人?
辯才無礙的平等思維
懶人勤人之辯——你想做懶人還是勤人?
平等思維唐曾磊
很多人都來問我:唐老師,平等思維的人是怎么思考問題的?
平等思維就是只看到問題的不同,但不執(zhí)著于自己心中的好壞之分。一個平等思維的人可以包容一般人包容不了的矛盾。比如一個說法,即可以說是對的,又可以說是錯的,正向的說法是對的,反過來負向的說法依然可以是對的。下面我們通過一個對話案例來讓大家體會一下這個問題。
學生: 唐老師,請問為什么大家都說要做勤勞的人(以下簡稱勤人),但我卻想成為一個懶惰的人(以下簡稱懶人)?
唐曾磊: 好,我們先說應該做勤人。古今中外勤勞成功的人數(shù)不勝數(shù),我們不再多提。在我們這個時代,各行各業(yè)競爭都非常激烈,每個行業(yè)幾乎都聚集了一大批既聰明又肯努力工作的人才,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中,如果不勤勞,是不是很難有所作為?
學生: 嗯,唐老師,您說得對。我心里知道要勤勞,要做勤人。但我如果想做懶人,怎么辦?
唐曾磊: 呵呵,那我就教你做懶人的方法。
學生: 太好了!
唐曾磊: 我們應該做懶人。
學生: 呵呵,這就要變了?為什么?
唐曾磊: 什么是懶人?就是一次就能把事情做好的人!真正的懶人,懶得犯錯誤,他會把事情一次性做到最好;一次就把事情做好了,還需要一次次地多做嗎?所謂的勤人,會把同一個錯誤犯很多次,體現(xiàn)他的勤勞。所謂的勤勞,不過是那些愚蠢的不能一次把事情做好的人的一個美麗的借口而已!我們想懶,這是一個很好的事情,很多人是沒有資格懶的,因為你事情處理不好,拖泥帶水,就只能勤勞,這樣的勤勞實際上是蠻討厭的,比如說,高考勤勞了好幾年,這就很討厭,對不對?如果高考一次考到了最好的大學,還需要勤勞嗎?考不上大學的,才需要勤勞——需要考好多次。而且,這個世界正是由于有了懶人,才發(fā)展得這么快!
學生: ?。吭趺凑f?
唐曾磊: 正是因為有了懶人,才有了像火車、飛機、起重機、轎車等等可以讓人輕松遠行、輕松工作的偉大發(fā)明創(chuàng)造!對不對?勤人們都去行萬里路、搬重物去了,哪有時間和心思搞發(fā)明創(chuàng)造?我們基地提倡培養(yǎng)認真的能力,認真的能力就是一次性做到現(xiàn)有能力的頂峰。可以說,懶惰是一種優(yōu)秀的做人的品質(zhì),我們每個人都要好好地做懶人!
學生: 嗯,唐老師,您說得太好了,我就做懶人了。但唐老師,您還能說服我讓我做勤人嗎?
唐曾磊: 能,我們還是應該做勤人。你希望一次性把一件事情做好,但這種品質(zhì)不是單靠“希望”就能得到的。怎么才能做到一次性把一件事情做好呢?人們一開始往往都是浮躁的,要想一次性把一件事情做到最好,往往會落空,那怎么達到呢?很簡單,就是要一次次地做,每次盡量做到自己能力的頂峰,發(fā)現(xiàn)問題,不斷修正,不斷提高,這就是勤勞,不經(jīng)過這種勤勞的積累,根本達不到那種一次性把事情做好的優(yōu)秀品質(zhì)。這就是我們基地所說的:培養(yǎng)認真的能力,每天進步一點點。我們要做勤人,對不對?
學生: 嗯,對。哎呀,唐老師,我好像真的被您說服了,您能不能再把我勸到做懶人上來?
唐曾磊: 可以。我們還是應該做懶人。我們說過,懶惰是一個人的優(yōu)秀品質(zhì)。一個懶惰的人會把生活、工作和學習中所有日常要處理的事情,把“每天進步一點點”的事情,都形成習慣。習慣是一種非常好的東西,形成了習慣,人們就可以在不知不覺中把事情做好,對不對?懶人總可以把事情輕輕松松地解決掉。所以,我們要做真正的懶人!
學生: 嗯,太好了,我又可以做懶人了!不過,我只是好奇,唐老師,您還有辦法說服我做勤人嗎?
唐曾磊: 呵呵,有。我們還是要做勤人。要知道,任何習慣是在幫助你輕輕松松做一件事情的同時,一定是有代價的,這代價就是你是不假思索解決問題的,也就是說,你沒有在把這件事情做到更好,做到最好。所以說,真正的教育,并非是培養(yǎng)習慣,而是要打破一切習慣!每次做事情的時候超越自己原有的能力的人,才是真正擁有認真能力的人,這樣的人才是真正達到了能力的頂峰,這樣的人的“每天進步一點點”才是真正的進步一點點。習慣的教育只能培養(yǎng)出相對平庸的人才。
學生: 唐老師,我覺得,怎么好像您說的懶人和勤人都差不多?我真的無所適從了!
唐曾磊: 呵呵,你說得非常對!所謂的懶人和勤人,不過是我們的一種稱呼而已,只要你給它一個合適的定義,它就可以隨著你的意愿變成正向或負向。對于一個平等思維的人,在自己心里根本沒有正向負向,所以,無論說正向還是說負向,都可以輕松地找出根據(jù)。但無論是做懶人還是做勤人,關鍵還是要把事情做好了,對不對?你可以想一下我前面說的,無論怎么說都離不開把事情做好這一點,明白了?
學生: 嗯,明白了,真是受益匪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