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激發出孩子“我要學”的欲望?
平等思維教育基地
有家長問:
唐曾磊老師,您好!我家孩子現在讀初一下學期了,學校里面大多數同學都知道不努力不行了。因為班級里有排名、有競爭,很多同學都知道抓緊時間多學、多記,甚至放棄休息時間,有些孩子甚至需要家長去提醒“該休息了”。
但是,我家小孩還在過小學生的生活,下課在球場上打籃球,上課鈴響了才滿頭大汗地沖進教室(我不是反對打球)。快下課時就盼望著沖出教室……周末返校積極,盼望著快見到同學,好在一起玩。
前段時間,他還沉溺于玩魔方,上課也偷偷地玩。做作業時候常常東看西看,不專心,我們看到了提醒一下,他的思緒就回歸作業一會兒,但是沒一會兒就又分心了。而且,他做一會兒作業就要上廁所,學習效率比較低。
孩子就這樣邊玩邊學,成績在班級里處于中等。我們希望他能夠學的時候投入地學,玩的時候盡情地玩,但是孩子好像做不到這樣。
請問唐老師,我要怎樣做才能激發起孩子“我要學”的欲望,也就是激發孩子的內力覺醒!
唐曾磊老師解答:
首先,我們來看一下這位家長說的話。這位家長口中所描述的別人的孩子都很好,但是“我”的孩子,所有的方面就都不好了,這說明,這位家長對自己的孩子是不滿意的。一個不滿意孩子的家長說出來的話,孩子聽著會不舒服,不舒服他就會抵制。所以,這位家長想幫孩子,很難!
這位家長,如果您說話孩子不愛聽,當您跟孩子商量一些事情的時候,孩子就聽不到“商量”,他更多地是聽到您的批評。您說的話孩子就不要聽,也不會聽。
怎么才能幫到孩子呢?這需要您說話“中聽”。說話“中聽”的前提是,您心里覺得孩子好。
問題中最后一句是“我們希望他能夠學的時候投入地學,玩的時候盡情地玩。”但是,當孩子在玩的時候,家長們往往不會讓他“盡情”的。家長看到孩子盡情地玩時,會常常提醒、批評他,所以,家長在要求孩子“投入地學”的時候也往往要求不到。
這位家長,您試著去看到孩子的進步和優點。優點有兩方面:一、除了學習之外的優點;二、學習上的優點。
這位家長可能會說“唐老師,這個孩子學習上就沒有優點!”我提示大家,孩子可以學習不好,但是,即使他學習不好,在某一方面也會有進步的地方,比如:做作業的時候,孩子有沒有過把作業非常認真地做完?有過,您就去鼓勵,這個鼓勵會讓孩子更愿意把作業做好。
一個心里不欣賞孩子的家長,就看不到孩子的進步,就不可能鼓勵孩子。而不鼓勵孩子,一跟孩子聊學習就是批評,孩子怎么可能產生“我要學”的欲望呢!
所以,家長要幫孩子就必須要看到孩子的進步,如果孩子沒有進步怎么辦?去幫他進步,您可以看我們的博客,了解我們的學習方法并教給孩子,幫孩子進步,然后鼓勵孩子。
如果您教了,孩子不聽怎么辦?當家長教孩子,孩子不聽的時候,是家長不會教,而不是孩子不愛聽,這件事怪家長,不怪孩子,您心里承認這一點了,就能幫到孩子。
如果您老覺得孩子不好,您就幫不到孩子。提示各位家長,自己的孩子自己幫到。如果各位家長想幫自己的孩子,首先要做到說話孩子愛聽,前提是您心里真的覺得孩子好。
這位家長,建議您多看我們的博客,如果有機會來聽一聽家長課,對您跟孩子的溝通會有好處。
(本文整理自平等思維唐曾磊老師平等教育家庭幸福之道網絡課程)
平等教育(微信號:pingdeng-edu)——教育之道就是安心之道!平等教育致力于幫學生打消浮躁,培養認真能力,快速找到學生臨界點,提高學習成績。幫助家長解決親子溝通及夫妻關系中的矛盾,建立和諧家庭環境,提高您的幸福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