婁滔,29歲,湖北恩施人,樂觀開朗、聰明好學,2012年以優異的表現保送至北京師范大學歷史學院世界上古史專業;2015年,婁滔以筆試第一、面試第一的成績考入北京大學歷史學系,攻讀古埃及史專業;2007年以優異的成績考入中央民族大學歷史系。從2015年8月起,因經常渾身沒力氣,上樓乏力等癥狀的出現,在2016年1月中旬,被北京大學第三醫院、協和醫院相繼對婁滔的病情作出診斷:疑似運動神經元病(“漸凍人癥”)。
面對自己的病情,最終做出了自己的選擇:口述遺囑,捐獻出自己的器官,并要求“將骨灰撒入長江,不給這個社會帶來任何負擔”。——“一個人活著的意義,不能以生命長短作為標準,而應該以生命的質量和厚度來衡量。”
另外,遺囑的曝光,讓無數網友淚目,為知動情:“你怎么可以這么美,你不屬于這個世界,你屬于天堂,天使,一路走好。
你的行為一定會感化這個社會,暖和很多人心;美麗的姑娘,你為什么得了這種病呀?這個世界對你太不公平!真是好人不長壽啊!天使在人間,不該那么快離開需要她的世界;哎,人世界就是這么殘酷,此時我哭了;我也是學習歷史的,不過同你不同得是我沒能走到最后,只上了一個普通的二本院校,不過看了你的經歷,我想重新拾起那個夢想,加油!學歷史的人最優秀;天嫉英才;心,好疼;一路走好!”
婁滔捐獻器官的行為,是對社會的貢獻,以便使人們在醫學界進行醫學研究提供載體,這是她價值觀的美好愿望;把骨灰撒入長江是適應社會現代發展的需要,是愛國的表現。
她的行為折射的是——人在活著的時候,如何更好的體現自我價值,使生命更有意義。
什么是自我價值,如何體現?
自我價值:是指在個人生活和社會活動中,自我對社會作出貢獻,而后社會和他人對作為人的存在的一種肯定關系。包括人的尊嚴,保證人的尊嚴的物質精神條件。自我價值的實現必然要以對社會的貢獻為基礎,以答謝社會為目的。馬克思主義認為:人的價值就是指人對自己、他人乃至社會需要的滿足。那么,自我價值,如何去體現?
人生的價值在于貢獻,而貢獻的源泉來自創造。人的創造才能不是與生俱來的,是后天學習、實踐的結果。一個人只有勤奮學習,積極實踐,掌握為人民服務的基本知識和本領,才能在美好的人生旅途中,創造出更多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為國家和人民做出貢獻;不斷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
人的生命只有一次而已,只有對社會做出貢獻,才是有價值的生命。-13601674349,weishangxinl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