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許仰東 :下半年中國樓市:1、一二線與三四線差距會拉大;2、調控仍會持續,但力度不會大;3、房價仍有上升,但不會暴漲;4、資金面仍要觀望,與國家經濟情況有關;5、房產誕生不了夢想,但依舊可以盈利;
(2)@謝逸楓 :單純靠土地供應創新高降房價是不現實:房地產對流動性依賴進一步降低,加上住宅土地供給剛性制約與住宅用地價格瘋狂上漲及保障房配建拉高成本,單純靠擴大土地供應,想抑制地價、房價是非常不現實的一廂情愿。別以為國土部7月28日公布上半年土地供應指標8.24萬公頃、同比增加38.8%的數據會讓房價下降。
評論:@謝逸楓:土地要及時動工建設,住宅要落實為住房民生,否則都屬“無效供應”。為此必須加強從土地到住房供給全過程監管,賞罰分明,否則“供地增長數倍于城鎮人口增長、房價增長數倍于國民收入增長”局面不可能扭轉。
(3)@李連源 :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嚴格審批程序是件好事,審核職工工資流水可以杜絕憑工資表造假,方向沒問題。但對于不同企業的薪金方式也應具體考量,比如長慶,工資卡每月發3000元,其余直接發放現金。對于這種方式應用工資卡+工資證明來考量,盡量讓有購房需求且合乎條件的人通過住房公積金貸款買到房屋。
(4)@王建紅的微博:樓市有唱漲者,高唱房價持續大幅上漲,原本價格漲跌乃自然之事,但一味唱漲就略顯極端,早年就有說股市會漲到一萬多點者,但如今卻在2000點徘徊。樓市亦同理,當人口紅利消失需求萎縮,當房子生產過剩,當樓市熱錢流出時,房價還會大幅上漲嗎?所以,房企應漲跌不驚運籌帷幄,購房者應漲跌不慌理性買。
(5)@顧海波 :一、不建議賣掉國內房去美國買房!因為,除了少數有美國身份的人適用外,沒有普遍意義;二、同時,不建議在國內繼續投資房地產,空間已經很小,而且,絕大多數中西部地區鬼城已出現,留住現金,靜等鬼城的大量出現;三、建議年輕人走出國門,取得美國身份后再考慮買房。
(6)@商業地產王三炮:因國人的買房理念、剛需動機、投資觀念等因素,房產租售比一直很難反映真實市場。理論上房價是未來租金的折現,租金決定房價。租金從未決定房價,房價卻能決定租金。因為房價反映資產值,取決于金融參數;租金是消費值,取決于購買力。
(7)@孟曉蘇:許多國家地稅與物業稅占地方財政收入70%,而我國地方財政中的同樣比重卻來自土地差價。兩者相同的是地方財政主要來自土地,不同的是他們向房產主征稅,我國卻是向農民索取并補貼給房產主,房子越多得到政府補貼越多。我們歷時十年呼吁房產稅,正是為了完善我國社會制度。
(西安新浪樂居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