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潤倍增系統:一次做對
作者:李見明
面對激烈的市場競爭,企業的成本居高不下,利潤越來越少,很多企業非常困惑,到底該怎么做?才能賺到比行業平均利潤多得多的錢呢?質量管理專家、一次做對系統實踐和傳播者李見明先生給大家講一講企業利潤倍增系統:一次做對。
為什么說“一次做對”可以讓企業利潤倍增呢?
我們先看看企業的利潤是怎么來的?企業利潤公式:企業利潤=企業收入-企業成本,換句說,企業要賺錢必須從兩個方面著手:一方面是開源,也就是說企業的收入要最大化;另一面是節流,也就是企業的成本要最小化;不管從哪方面,都可以達到利潤倍增的目的。
我們看看“一次做對”如何開源、節流的?何謂一次做對?最基本的含義就是第一次就把正確的事情做對,也就是說第一次就符合客戶的需求,不是第二次、第三次、第N次,從而減少返工、返修,也不重復、不重做。后經管理顧問李見明先生在多年對一次做對的咨詢和培訓的實踐過程中,發展和豐富了一次做對的內涵,認為:一次做對是以精益求精、追求卓越、挑戰自我的態度和決心,用系統化、規范化、標準化的過程,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對。是過程和結果的融合。它不僅是一種工具,更是一種管理理念、一種文化。強調了人的態度、過程質量和結果質量。一次做對最初是從小質量的角度來定義的,但事實上,一次做對具有豐富的內涵,包含有大質量的內容,包括提升質量、提升效率、提速交期和降低成本之功效,實現企業利潤倍增的目的。
(1)提升質量:第一次就符合客戶需求,本身就是對客戶質量的保證,同時也能很好地實現企業的“三不”目標(不制造不合格的產品、不接受不合格的產品、不流出不合格的產品)。
(2)提升效率:由于員工能做到一次做對,在質量得到確保的情況下,員工的技能也得到大量的提升,可以很好地實現354管理模式(3個人做5個人的事拿4個人的工資),提升了員工的人均效率,實現了企業與員工的共贏。
(3)提速交期:由于質量得到確保、不會因為質量問題而影響交期,又因為員工的效率提升,縮短了產品的生產周期,從而提速了交貨期。
(4)降低成本:由于員工能一次做對,減少了大量的由于員工做錯而出現的重做、重復、返工、返修等帶來質量成本,為企業降低了大量的PONC(不符合要求的代價,失敗成本)成本;又由于,可以實現354管理模式,提升了員工的效率,為企業降低了大量的生產成本;又由于質量的提升,也可以為企業降低大量的售后成本。
(5)企業收入最大化:由于一次做對,確保了企業的質量,提升了企業的品牌,為企業帶來更多的附加價值,提升單價;又由于,效率提升,可以生產更多數量的產品,所以從單價和數量上都能達到收入最大化。
(6)企業成本最小化:由于一次做對,可以降低由于做錯而導致的質量成本(失敗成本);也由于可以提升效率,可以降低大量生產成本(減員增效);還由于質量過硬,可以減少大量的售后成本,從而達到成本最小化。
總之,只要企業導入或推行一次做對,不管是實現企業收入最大化(開源)還是成本最小化(節流),都能完全實現,從而讓企業的利潤倍增(利潤=收入-成本),是企業利潤倍增最簡單而又不需要太多投入的利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