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國,80%的投資者投資基金,20%的投資者投資股票,而在我們國家情況恰好相反,這并不能說明我們國家的投資者比較了解股票,這種反常的現象倒是錯誤的投資理念所導致的。投資基金應該是廣大人民的首選,但是投資基金也需要遵循一定的步驟:
第一步:判斷整個資本市場的中期趨勢;
中期一般是半年以上,兩年以內,也可根據投資者對資產要求、投資策略等自行決定,但不宜過長。資本市場包括股票市場、債券市場、貨幣市場,依據各自的走勢決定對整個金融產品的投資配置比例。
趨勢的判斷比較難,沒有經驗的投資者,可通過收集大量專業機構和專業人士的觀點,與有投資經驗的投資者交流,然后謹慎地作出判斷。
第二步:根據自己的風險承受能力和對資產的要求進行投資品種的比例安排;
投資者在投資之前可以借助相關評測軟件對自己的風險承受能力進行評估,做到清晰的認識自己,然后根據不同的評級結合基金的類型進行選擇,分散投資兩三家比較優秀的公司管理的基金品種,最好所投資的基金在投資策略和品種上差異較大,這樣就可起到分散風險的作用。
另外,根據對自身資產的要求進行配置,如果希望資金保持較好的流動性,可方便支取,另一些希望追求穩健增值的消費者,則投資貨幣市場基金、短債基金、債券基金,股票基金的比例要控制在較低水平。
第三步:參考基金歷史業績,選擇投資管理能力較強的基金管理人;
選擇投資基金之前,收集必要的信息是很重要的。了解基金和基金管理公司的信息渠道有以下幾種:一是基金評級機構,證券報、晨星、銀河證券、理柏公司都進行基金評級,可在報紙和各機構的網站上找到評級結果;二是基金管理公司的網站;三是用互聯網搜索引擎搜索關于基金、基金公司、投資管理人員的新聞報道、信息等;四是留意并參加銀行、證券公司和基金管理公司組織的基金報告會和見面會。
第四步:在無法判斷中期趨勢的情況下,做長期投資,不進行波段操作。
可以長期投資的資金,應進行基金的長期投資,不進行波段操作。不要每日關心基金凈值的漲跌,最多每個月或季度看一次。半年或一年評價一下自己投資的是不是“好基金”。
遵循以上四個步驟進行基金的購買可以獲得一個比較穩健的收益,對于沒有投資經驗的投資者來說這是一個不錯的選擇,選擇專業的投資機構比自己盲目進行跟風投資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