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品牌靠什么打天下[1]
王成榮
品牌有兩大類,一類是公司品牌,另一類是產品品牌。公司品牌主要面向資本市場和勞動力市場,產品品牌主要面向消費市場(細分為生產資料消費市場和生活消費市場)。世界品牌實驗室(World Brand Lab)對品牌的評價要素是品牌影響力(Brand Influence)、市場占有率(Share of Market)、品牌忠誠度(Brand Loyalty)、全球領導力(Global Leadership);Interbrand公司評價品牌強度主要有七個方面:市場性質、品牌穩定性、品牌在同行業中的地位、行銷范圍和輻射力、品牌發展趨勢、品牌所獲支持狀況和品牌受保護程度;《福布斯》對奢侈品牌(Top Luxury Brands)評價標準是控制銷售渠道的能力、品牌對購物選擇的影響力、市場營銷效率和媒體曝光率四個方面。這些評價大體都是用于生活消費品的。
對公司品牌的評價,《福布斯》推出以聲譽、管理、革新及人力資源四項內容為基本評估項目。這種評價顯得過軟,而且模糊,不易量化。
以世界優秀公司成長軌跡和經驗為基礎,我認為,影響公司品牌的五個決定性因素是:
1. 資本實力與盈利能力;
2.核心業務上的科技領先水平;
3.市場領導力;
4.資源的整合能力;
5.社會責任能力與業績。
毫無疑問,公司品牌首先是以雄厚的資本作后盾的,這是硬實力。從一定意義上講,公司品牌是以規模論英雄的,資本多寡、資本結構的優劣、資本運作能力強弱制約著企業規模,決定著企業資信,進而決定著公司品牌的價值。與資本實力相適應的就是盈利能力,有好的商業模式和盈利模式,確保公司核心業務具有持續的盈利能力,能夠給股東、供應商和消費者以足夠的信心。當然,信心不僅來自于資本與盈利能力,更來自于信用。當年安然公司倒閉之前并非沒有資本實力和盈利能力,這家曾位居世界500強第16位、連續4年榮獲“美國最具創新精神的公司”稱號、被美國《財富》雜志評為全球最受稱贊的公司,2001年9月30日其資產負債表上顯示的總資產達618億美元,高峰股價每股超過90美元,經營業績超過IBM和AT&T。即使這樣一個實力超群的巨型公司,只因涉嫌做假帳,在受到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調查的消息公布后,所有的人對它都失去信心,公司股價大幅下跌到26美分,最終不得不宣布破產。
公司品牌必須建立在具有核心業務基礎上,并且在核心業務上具有領先的科技水平。公司品牌不等于產品品牌,但需要具有較高科技含量的產品品牌支撐。設想一下,一個公司完全靠資本運作,或者投資過于多元化,尤其是沒有一個非常鮮明的核心產品和實體業務,并在科技開發上處于領先者地位,這個公司就不可能形成核心競爭力,也不會有很強的可持續發展能力。最好的公司品牌是與產品品牌合一的品牌,像海爾就很典型。松下、寶潔、聯合利華等旗下有不少具體產品,形成品牌族,這樣的公司品牌是很有生命力的。目前,多數大的公司品牌是出在能源、化工、金融、汽車等產業,企業規模巨大,如2009年世界500強前20名,如皇家殼牌石油、??松梨?、沃爾瑪、英國石油、雪佛龍、道達爾、康菲、荷蘭國際集團、中國石化、豐田汽車、日本郵政、通用電氣、中國石油天然氣、大眾汽車、國家電網、Dexia Group、埃尼、通用汽車、福特汽車、安聯等,平均年營業收入2346億美元。不管這些公司有多大,甚至有些公司產業鏈很長,實行多元化經營,但他們都有自己的核心業務和核心產品,并且在該領域技術上保持領導地位。有些公司盲目做大做強,以賺錢為目標,投資目標分散,一心經營資本,無心經營實業,這對培育公司品牌是不利的。
公司品牌的市場領導力是與其核心業務上的科技領先水平相適應的。有些集中壟斷性行業中大公司市場占有率可高達50%以上;大企業主導型行業大公司市場占有率可達20~50%;完全競爭性行業大公司市場占有率5~20%。微軟的全球市場份額是95%,雀巢是70%,吉列是65%;可口可樂是50%,卡特彼勒是20%,聯想筆記本是15%。在美國汽車市場,通用的市場占有率是28%。在歐洲汽車市場,大眾的市場占有率是20.9%,標致-雪鐵龍是14.7%,福特集團是9.5%,通用汽車是9.2%,雷諾是9.1%,寶馬是5%。這些大公司決定著市場的走向,他們的一舉一動都可能成為行業的風向標。因此,培育公司品牌,提升公司品牌價值,必須謀求市場的創新與突破,公司品牌是靠市場占有率爭得話語權的。
資源的整合能力大小是衡量公司品牌價值的重要因素。也就是說,好的公司品牌,在資本市場上有很強的整合力,在人才市場上有很強的吸引力,在科技市場上有很強的吸收力。越好的公司品牌,這幾個能力越強,因而產生巨大的正面馬太效應。
最終,公司品牌能做多大,做多遠的最根本因素是其能承擔多大社會責任。生存最好的公司是最負責任的公司,這些公司千方百計謀求人權以及經濟、政治、文化、教育、道義和環保上承擔更大的責任。2003年1月,以生產“萬寶路”香煙而蜚聲全球的菲利普·莫里斯集團(Philip Morris Companies Inc.)正式更名為高特利集團(Altria Group, Inc.),董事長兼CEO路易斯·卡米勒里表示,這次更名是集團發展演變的一個“重大的轉折點”。為什么要實現轉折?因為煙草危害健康,公司要對人類健康負責任,公司必須向食品等行業逐漸轉型。新的高特利集團給自己定的目標是“成為最成功、最受尊敬、最負社會責任感的消費品跨國公司”。尤其是近年來在環保上,著名公司都不遺余力。沃爾瑪為了節約能源保護環境,為處理可循環回收的大量廢舊物資,建有美國第二大的車隊,年行程達150億公里。通用電氣承諾到2010年將對環保技術的投入增到15億美元,到2012年,將公司溫室氣體排放減少1%。杜邦公司設立2015年循環經濟戰略目標,通過為客戶提供能效高、大幅度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的產品,年收益將至少20億美元。
公司品牌靠資本、科技、市場、資源以及責任感打天下,背后是有一點精神的,獨創精神、人文精神、誠信精神與愛國精神是根本。
[1]根據2008年1月在中國大唐集團公司所做的題為《品牌經濟與品牌戰略》的報告提綱改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