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眼界的企業才能成就品牌!
藍哥智洋國際行銷顧問機構 于斐
企業做品牌,應該是頭等大事。
當企業產品在市場上形成絕對優勢,收獲眾多的贊譽和口碑時,企業是不斷的高歌猛進,攻城掠地,把各項工作做深做透做細,進一步拉升所處市場份額;還是采取諸如同心多元化的方式,以點帶面,充分整合,合理配置自身資源,運用創新手段不斷為客戶創造更多價值呢?
兩相對照,我們會從中發現,前者更多的是在原先領先基礎上憑著強烈的欲望以及一種勇氣,通過精細化營銷手段和專業執著的精神去實現盡可能多的市場占位,在不斷適應和滿足消費者需求中找到自己的贏利空間,后者則著重強調的是通過形式與內容的變革去創新需求,更多的立足于戰略層面,在細分市場和差異訴求中不斷捕捉更多的機會,尋求更多的興奮點。
時常見到許多品牌企業幾十年如一日守著某幾只產品在市場中左沖右殺,在缺乏核心競爭優勢和同質化產品圍剿中最后幾敗俱傷的代價,就是產能優勢占上風形成的價格攀比策略,說白了還是比較原始的,史玉柱就曾說過,事實上,靠薄利多銷成功的企業反而很少,如果能得到有保證的品質和服務,價格對消費者來說并不是最重要的,靠打價格戰不應該是一個想走名牌之路的百年老店的選擇。
事實上,據AC尼爾森公司統計,造成顧客流失的78%的原因是商家不了解顧客需求,不能提供他們滿意的商品和服務,只有18%的原因是別的商家價格更低廉,朋友口碑推薦或自然改變偏好而選擇了對手。
現在看來,沒有科學發展觀和一定的自主創新精神,缺乏洞察細微的眼界想真正在市場上呼風喚雨就會變得很困難。
記得1956年,松下電器與日本生產電器精品的大阪制造廠投資,設立了大阪電器精品公司,制造電風扇。當時,松下幸之助委任松下電器公司的西田千秋為總經理,自己任顧問。
這家公司的前身,是專做電風扇的,后來開發了民用排風扇。但即使如此,產品還是顯得很單一。西田千秋準備開發新的產品,試著探松下的意見。松下對他說:“只做風的生意就可以了。”
當時松下的想法,是想讓松下電器的附屬公司盡可能專業化,以圖有所突破。可是松下電器的電風扇制造已經做得相當卓越,頗有余力開發新的領域。盡管如此,西田得到的仍是松下否定的回答。
然而,西田并未因松下這樣的回答而灰心喪氣。他的思維極其靈活與機敏,他緊盯著松下問道:“只是風有關的,任何事情都可以做嗎?”
松下并未細想此話的真正意思,但西田所問的與自己的指示很吻合,所以回答說:“當然可以了。”
四五年之后,松下又到這家工廠視察,看到廠里正在生產暖風機,便問西田:“這是電風扇嗎?”
西田說:“不是。但它和風有關。電風扇是冷風,這個是暖風,你說過要我們做風的生意。這難道不是嗎?”
后來,西田千秋一手操辦的松下精工的風家族,已經非常豐富了。除了電風扇、排風扇、暖風機、鼓風機之外,還有果園和茶圃的防霜用換氣扇,培養香菇用的調溫換氣扇,家禽養殖業的棚舍換氣調溫系統……
西田千秋只做風的生意,就為松下公司創造了一個又一個的輝煌。
著名品牌營銷專家、藍哥智洋國際行銷顧問機構CEO于斐先生指出,生意場上,許多品牌企業往往通過價格戰使路子越走越窄,虛假的繁榮難掩創新的乏力,這時候,如果我們想想別的辦法,根據自身優勢和特長,看看在原先道路四周,有否值得穿越和開辟的其他道路,通過改進工藝、加強功能、完善服務,說不定,我們會超越競爭對手,避免在同一片海洋里血腥廝殺,而找到自身的突破口和今后市場爆發點。
于斐先生,著名品牌營銷專家,美國《福布斯》重點推薦的營銷實戰專家,藍哥智洋國際行銷顧問機構CEO,中國十大杰出營銷人,人民日報社市場報等8家權威媒體和機構認定的“中國品牌建設突出貢獻獎”獲得者,團中央中國光華科技基金會創業導師,《中國證券報》特約品牌顧問,中國《品牌》雜志首席專家,清華大學、北京大學、浙江大學EMBA高級總裁班特聘講師,中國保健行業十大杰出經理人,中國最具影響力營銷策劃100人,中國首家省級品牌學會重慶市品牌學會專家委員。
二十年的營銷生涯,成功服務過幾十個著名品牌,其領銜藍哥智洋國際行銷顧問機構是“中國管理咨詢行業最具影響力十大品牌”,現專業致力于品牌策劃、實戰培訓、公關傳播、新聞營銷、招商代理、市場推廣、等營銷服務,出色的企劃力、整合力、執行力在海內外享有盛譽,是國家商務部向海內外唯一推薦的知名實戰型行銷顧問機構。
于斐先生根據自身在外企、國企、民企豐富的工作經驗和資深閱歷,長期致力于把低成本實戰營銷理論上升到實踐和方法的高度,在行業中率先倡導了幾十個在全國深具影響的營銷策略和商業模式,創造了可觀豐厚的物質和社會效益。受到了《歐洲時報》、《亞洲新聞人物》周刊、新加坡《聯合早報》、日本《東方時報》、歐盟-中國經濟合作組織(CEEC)、《環球時報》、《香港商報》、《人民日報》海外版、澳門蓮花衛視等海內外媒體的重點報道,其營銷案例多次入選美國《福布斯》和美國科特勒營銷集團《中國營銷創新文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