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產品營銷要想擁有良好錢景不容易!
藍哥智洋國際行銷顧問機構 于斐
“于老師,我們的農產品應該怎樣來運作品牌?今后能否吸引到風險投資?”從廣州參加完營銷高峰論壇剛回到辦公室,就接到了東北毛總的電話。
關于農產品營銷,應該如何做大做強,打造自身核心競爭力的問題,作為藍哥智洋國際行銷顧問機構的CEO,我曾寫過多篇文章,前幾年還曾作為貴州省農業廳和貴陽人民政府特邀的嘉賓,前去貴陽做過類似的主題演講。在我看來,農產品是個大有潛力,值得好好拓展的產業天地,但遺憾的是許多企業在這方面缺乏作為,沒有相應的市場意識和營銷理念,因而空守著好的資源卻沒有好的方法,更不要說現代營銷意義上的戰略定位和戰術組合了。
“中國的農產品板塊將是最有吸引力的投資領域”,國際投資大師羅杰斯曾在2008年6月份判斷。據《中國企業家》報道,高盛、德意志銀行、中糧集團紛紛介入生豬養殖,紅杉資本也投資福建利農。具有抗通脹、抗景氣度特點的農業,已成為經濟低迷環境中的投資避風港之一。
然而,時下許多農產品生存和經營企業,還都處在粗放式運作階段,被動等待著政府扶持和政策傾斜,全然沒有主動出擊的強烈欲望,至于生產、流通、終端、渠道等事關市場拓展的基本手段更是嚴重滯后于產能的發展,對今后和未來的形勢也缺乏準確的判斷和清晰的規劃,長此以往,不僅耽誤了自己,更是葬送了企業的未來。
2008年的福布斯首富劉永好在這方面是從事農產品經營的典范,他有今日的輝煌,除了自身資本和資源的豐富積累外,更與他看準形勢抓住機會,善于營銷有很多關系。
幾乎所有公開場合,劉永好逢人必談農業。他認為黨的十七屆三中全會對農業是最大的利好。怎樣體現農業是重中之重的規劃,也逐漸清晰。有著多元化投資結構的新希望,自2006年開始,就動手調整結構,突出農業。2008年,劉更是將金融、房地產、化工板塊的資源集中向哦年工業傾斜,不惜重金打造豬和禽兩條產業鏈,“金融危機時投資豬肉比投資黃金可靠多了。”他說。此外,據悉,中糧屯河正準備利用糖價見底機會,去廣西收購蔗糖廠。
由此看來,農產品是個典型的朝陽產業,但這么個有前景的市場能否變成真金白銀看得見的“錢”景,眾多的企業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如果這方面尤其在營銷、管理等方面不擅長,不妨找實戰專家咨詢請教,以規避風險,縮短成功的路徑。
于斐先生,著名品牌營銷專家,藍哥智洋國際行銷顧問機構CEO,中國十大杰出營銷人,人民日報社市場報等8家權威媒體和機構認定的“中國品牌建設突出貢獻獎”獲得者,《中國證券報》特約品牌顧問,中國《品牌》雜志首席專家,清華大學高級工商管理總裁培訓班導師,中國保健行業十大杰出經理人,中國最具影響力營銷策劃100人,中國國際健康科學研究院副理事長。
十多年的營銷生涯,成功服務過多個著名品牌,其領銜藍哥智洋國際行銷顧問機構是“中國管理咨詢行業最具影響力十大品牌”,現專業致力于品牌策劃、公關傳播、新聞營銷、招商代理、市場推廣、實戰培訓等營銷服務,出色的企劃力、整合力、執行力在海內外享有盛譽。
于斐先生根據自身在外企、國企、民企豐富的工作經驗和資深閱歷,長期致力于把低成本實戰營銷理論上升到實踐和方法的高度,在行業中率先倡導了多個在全國深具影響的營銷策略和商業模式,創造了可觀豐厚的物質和社會效益。受到了《亞洲新聞人物》周刊、新加坡《聯合早報》、澳門蓮花衛視等海內外媒體的重點報道,其營銷案例多次入選美國《福布斯》和美國科特勒營銷集團《中國營銷創新文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