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知道,一個人的壽命不是取決于一個人體格的大小、高矮或瘦胖,而是取決于一個人的健康程度.同樣,一家企業的壽命也不是取決于這家企業的規模大小或發展速度,而是取決于這家企業的健康程度.
中國人的平均壽命可以活到80歲,主要是人們對身體的保養和重視.可是,為什么中國企業的平均壽命活不到3年,與世界企業的平均壽命相差太遠?因為中國人非常重視企業的發展,卻不重視企業的體檢.其實,企業和人一樣,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大病都是由小病積累起來的.小病不重視,大病就難醫治,所以中國中小企業大多數生病就起不來了.這就是導致中國企業壽命短的主要原因.
因為企業也是市場的生命體,如果企業的發展不符合市場的發展規律,那么這家企業很快就會出問題.如何判斷一家企業是否健康呢?我們既要看企業的發展速度,又要看企業的管理水平,還要看企業的人才匹配.好企業需要外部與內部相結合,人才與產品相結合,品牌與品質相結合,有形和無形相結合,生存和發展相結合,營銷與管理相結合,戰略與執行相結合.經濟與社會相結合.可是,中國企業大多數是營養不良.有戰略缺執行,有營銷沒管理,有錢財缺人才等等,所以導致企業的病情越來越嚴重,結果企業不是在營銷中餓死的,就是在管理中倒下.
因為人生病了會感覺不舒服,自然會引起重視.可是企業生病,有的老板根本發現不了.特別是賺錢的老板越不容易發現企業的問題.而且也不容易聽得進別人的忠告.所以企業要么不出問題,要么就是出大問題.
大家看看中國曾經出現過多少快速發展,又快速倒閉的企業.不管是三株也好,德隆也好.他們企業倒閉的共性就是只重視了企業的發展,卻忽視了企業的健康.雖然企業發展很重要,但是經營企業就如同跑步,跑得快是好事情,但是不能摔倒啊!如果你的步伐不穩健,跑得越快摔得越重,也許有時摔倒了就起不來了.即使起來了也有可能成為殘疾.所以企業必須在穩定中求發展,在發展中求穩定.
作為一個企業咨詢顧問,我們看到過太多企業的生生死死,起起落落.多少本來并不應該倒閉的企業,由于老板對企業健康的忽視而"英年早逝".這是我們最不希望看到的結局.企業要活得好、活得好、長得大,老板一定要高度重視企業體檢.因為企業發展了不一定健康,但是健康了自然能夠壯大.所以衡量一家企業是否有競爭力、生命力,關鍵在于企業的健康程度.
也許有的老板會說,我的企業經常搞培訓,怎么說不重視健康.然而,企業咨詢不等于企業培訓.企業咨詢是發現問題后再做個性化、針對性的培訓,甚至有的并不需要培訓.因為企業培訓多數是大眾化、批量化、通用化的培訓.可是,每家企業的市場環境不一樣,企業背景不一樣,行業狀況不一樣,經營項目不一樣,培訓對象不一樣,如果企業不通過調查、體檢就做培訓,那么培訓的意義和效果并不大.所以不管企業是否需要培訓,都必須先經過企業體檢才行.優秀的企業一定要定期檢查,加強企業的健康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