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勇五一“對話” 俞敏洪
侯勇
5月1-3日,為了讓“點亮千萬支蠟燭”的理想更好更快的實現,也為了實踐“厚積而薄發”的古訓,我的休閑方式選擇了“學習”和“研究”,而目標對象則鎖定了新東方教育集團董事長兼總裁“俞敏洪”先生。
古人說,當我們仔細品讀一個人的“生命歷程”的時候,其實就是與此人進行心靈的“對話”,故我的這篇隨筆取名為“對話” 俞敏洪。讀人讀“史”,所以我便“單刀直入”,仔細研讀了一下俞敏洪的奮斗史,感覺不錯,收獲不小,感悟良多!
盡管俞敏洪先生現在是風光無限,財富無邊,發展加速,成為企業家和成功人士的“典范”,時時處處被新聞媒體所追逐,可沒有人會想到他成功背后曾經經歷過多少“辛酸”和“血淚”!
大家都羨慕俞敏洪現在的榮華富貴,可又有誰知曉他少年時代家里是何等的“積貧積弱”,讀書和生活的環境之差不可想象?
大家都清楚俞敏洪是畢業于北大的高材生,可又有誰知道他讀了“高五”, 補了兩年,考了三年才考上?
大家都在驚嘆俞敏洪超高的英語教學水平,可又有誰知道他第一年高考英語成績30多分,第二年高考英語成績50多分?
大家都在簇擁著俞敏洪,因為他的“成功神話”和“巨大的社會價值”,可又有誰知道他也曾經被人拋棄而“門可羅雀”?為了籌措留學深造的“經費”,他開了一個英語補習班(新東方教育集團的前身),卻倍受單位指責,居然還受了處分!(不少國人的陋習難改,看不得別人的好,更看不得別人的創意,“欲加之罪,何患無辭”!)而個性堅韌,不服命運的俞敏洪,一氣之下干脆辭職創業,反而成就了自己!咱們國家有句古話,“成者為王,敗者為寇”,不知那些當年對俞敏洪作出處分決定的所謂“領導”看到中央一套“面對面”王志專訪俞敏洪時作何感想!(在這里,我也想順便奉勸一些領導,要堅決貫徹十七大提出的進一步解放思想的精神,鼓勵改革者,支持創新者,幫助創業者,“你自己大可以光芒四射,但也萬萬不要吹滅別人剛剛燃起的一點火苗”,只要是對社會、對更多的人有利的人和事,都應該大開方便之門,讓該死的“迂腐”消失,讓希望的“綠燈”常亮!)
大家都以為俞敏洪的新東方似乎“一帆風順”,可又有誰知道新東方也曾歷經多少次“地動山搖”,甚至陷入“生死邊緣”?因為“創始人的利益之爭”,因為“家族干預管理之痛”,因為惹上“國際巨額侵權官司”……
這一切的一切,俞敏洪,一個堅強的人,一個頂天立地的男人,一個新時代的創業英雄,他挺過來了!
“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風暴之后果見無限美好的“彩虹”!
我十分欣賞并認同俞敏洪先生的一個論斷:人就要像一條“河流”,無論面前有多少困難,不管前面有多少障礙,我們都要有一往無前的勇氣,向著“大海”奔流,縱然前方有大山阻攔,或使我們暫且停步,我們也要不斷積蓄新的力量,待到厚積薄發之時,我們必將以更快的速度向大海“奔騰”!
可更多的人不像“河流”,而是更像“泥沙”,“隨波逐流”一段后,或碰到阻礙,或遇見困難,就慢慢停下腳步,最終“沉淪”于河底,不要說與“大海”擁抱,就連陽光也永遠不可得見,落得個的“一聲嘆息”的凄婉結局!
每個人的開局都不會比俞敏洪“更差”,前進道路上碰到的坎坷也不會比俞敏洪“更糟”,為什么接下來的“人生演繹”,我們就不能和俞敏洪同樣“精彩”呢?面對這不是問題的“問題”,不知聰明的閣下,您,會有怎樣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