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簡單型咨詢式
培訓具有成本低、操作相對比較簡單、周期短的特點,又比演講型
培訓更具個性化、專業化,因此多數企業比較喜歡采取這種模式。所以,我們特在此對其操作要點進行深度解析。
在簡單咨詢式
培訓中,關鍵是要把握好
培訓的前、中、后三個環節。
培訓前主要是需求分析,
培訓中是與學員的互動,
培訓后是對學員學習結果的測定,并進行二次回炒式補充
培訓。
要點一:
培訓前做好與受訓企業的互動,不僅是
培訓需求分析的需要,更是對客戶進行正確
培訓理念教育的需要。
需求分析是咨詢式
培訓的基礎,如果在此方面做的不充分,會直接影響課程的實效。如果是內訓,需求分析一般包括的內容有:
背景調查:受訓人員的
職業、行業、企業規模、
市場特征、產品特征、渠道狀況等等。
受訓企業營銷當前面臨的主要問題是什么?哪些是當前通過
培訓可以解決的?
受訓企業期望的
培訓師是什么類型?能幫助他們解決什么問題?課程的風格有什么要求?
受訓企業之前做過什么
培訓?價格一般是多少?對哪類老師的評價比較好?哪些老師不受歡迎?原因是什么?
在這過程中,應多與受訓企業的營銷總經理做深入交流,決不能僅局限于
人力資源部。并且交流過程中必須啟發客戶的
培訓意識,培育正確的觀念。
一般不成熟的受訓企業都有一個不太成熟的心理,表現在:希望投入越少越好;希望一次性解決的問題越多越好;希望參與的人員越廣越好。如果確如其愿的話,這樣的
培訓注定質量要大打折扣。其實這種意識是對
培訓工作了解不深所致,其出發點是為了要省錢,然而卻忽視了
培訓質量。一般經歷過幾次
培訓后,企業才會意識到這個問題。
碰到這類問題時,
培訓師不能簡單一味地順從客戶的要求,而應該正確地引導其看到背后的問題,如員工對
培訓的看法、
培訓效果的影響、實際上的不
經濟等。應引導客戶正確地分析自己的
培訓需求,抓住主要矛盾,建立
培訓計劃,而不是想到哪,做到哪。因此,
培訓需求分析實際上是對客戶的一個再教育過程,絕不能簡單地反映顧客的需求或遷就顧客的需求。
要點二:咨詢
培訓過程中要有互動、勤于觀察,并注意多種
培訓手法的使用。
一是與學員要有互動,從開課的起始階段就應該讓學員明白本次課程注重實效的宗旨,歡迎學員互動,并且隨時可以就不懂或需要重點講解的問題提出要求,打斷老師的講課。但同時應告知為了保證課程的質量,對有些不便于當眾回答或立即解決的問題,可以課后進行個別討論。強調學員互動參與對學員本身學習效果的重要意義。
二是隨時觀察學員的反映,注意他們的肢體語言、回答問題的水平、反映的熱烈程度、敏變程度等。當課程專業性過強時,學員可能會表現出松懈、倦意、眼睛無神等,這個時候應該立即講些輕松的話題來調節或增加互動練習、游戲、案例討論等。
三是多種
培訓手法的使用。一種
培訓手法用到底,很容易讓學員生厭。一個好的
培訓應該是靈活的,可既有警句式或故事式講演、也有實驗和案例討論、分析,還會有啟發型的游戲、練習、默想等。
要點三:咨詢
培訓課堂教學結束后要進行針對性地作業、二次回炒式
培訓。
目前企業
培訓一般都會注意對
培訓師的課程進行評價,通常是設計一個調查問卷,讓學員填寫對此次
培訓質量的認識和評價。但客觀的來看,這種做法收效還不是很好。其原因是,它獲得的信息還是停留在表面,比較粗淺,對下一次的行動的只能提供方向上的建議,而不是具體內容上的。其實,一個
培訓質量的好壞,主要是看
講師所要幫助企業解決的問題是否解決了,而這種評價是不可能通過一張千篇一律的問卷調查獲得的。
最有效的方法是
老師依據課程內容設計作業,讓學員根據作業題回答。但作業題不能是簡單的問答題,因為問答題一般適合測試知識型、觀念型課程,而目前中國企業學員最缺的是技能型課程。技能的東西只能通過實際操作、需要一個比較長的時段來完成。本次課程結束后,學員應該將作業返還給老師,并且請老師為課程作二次回炒式
培訓。在第二次
培訓中,老師通過講解學員的作業中所存在的問題,使學員明確自己存在的問題。根據作業的普遍性問題和難點問題,老師設計二次
培訓方案,將問題進一步細化與深化。因此,
培訓是個長期性的工作。